第一零八章 眼淚的作用-《漢鄉》
第(3/3)頁
劉徹點點頭,表示承認,他與云瑯的看法一樣,能進入中樞的官員哪里有什么尸位其上的人,之所以會被貶斥,或者流放殺頭,更多的原因是政見不同,至于貪瀆,違法,不過是疥癬之疾,上不得臺面。
“云卿對常山王有何看法?”
說了半天的廢話,劉徹終于說出了自己邀請云瑯上山觀景的真正目的。
云瑯想了一下道:“微臣曾經教導過常山王農學,就這一點來看,是一個勤勉的學生。”
劉徹笑道:“勤勉而不是聰慧?”
云瑯笑道:“微臣以為對一位帝王來說,勤勉這一特質要比聰慧更加的重要。”
劉徹愣了一下道:“此話怎講?”
云瑯看看劉徹咬咬牙道:“太聰慧的人其實不適合當皇帝!”
劉徹笑道:“如此說來朕也不算聰慧?”
云瑯嘆口氣彎腰施禮不再說話。
劉徹擺擺手道:“好了,好了,不說朕了,你就說說聰明人為何不適合當皇帝這件事就好。”
云瑯拱手道:“乾綱獨斷有時候是風范,有時候是災難,一件政令從提出到頒布,中間需要有研判,調研,權衡,試驗,這四個步奏,微臣以為這四個步奏缺一不可。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希望能夠盡最大可能做到博采眾長,減少疏漏,杜絕乾綱獨斷這種事。”
劉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緩緩地道:“你在指責傳說中的內廷是嗎?”
云瑯看著劉徹道:“陛下之所以設置內廷,是為了簡化行政流程,增加決議推進的速度,減少反對意見,用最短的時間提升國力。
然而,這樣的決策在短時間內對國朝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可是呢,這樣的事情其實與我大漢國情不符合。
如今,我大漢國如今國運昌隆,如紅日初升,勢不可擋,一舉一動就能令天下風云變色。
此時,再急功近利就極為不妥了,安穩才是最重要的。”
劉徹不愿意談論這件事,見書記官已經將云瑯奏對的話記錄下來了,就遣退書記官,低聲對云瑯道:“愛卿以為常山王可教否?”
云瑯長嘆一聲,朝劉徹施禮道:“已經過了學習西北理工學說的契機了。”
劉徹沒有想到自己今日已經算是低聲下氣了,依舊不能讓云瑯來教授劉據,不由得怒火漸起。
云瑯繼續道:“常山王應該學的是帝王書,而不是富民書,據微臣多年研究看來,這兩者是相悖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