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才的高度-《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2/3)頁
“阿加莎呢?”韓藏問,畢竟是AC(阿婆)論壇十周年紀念會。
“阿婆、奎因、柯南三位開啟推理黃金時代的作家,我偏愛柯南道爾的原因是,柯南道爾的書是更適合做推廣的。”
“嗯?”韓藏問,“適合推廣是因為名氣更大嗎?”
如果真是比名氣,阿婆和柯南道爾應該不相上下。
“不涉及名氣,只是寫作技巧。”顧陸說,“奎因和阿婆的作品特點都在從零開始鋪墊案件,但柯南道爾的寫作技巧是先塑造人物。”
“甚至《血字的研究》符合最經典的小說格式。”顧陸述說,“拋出矛盾,再拋出主角的與眾不同,最后主角面臨困境的三步走。”
這么說來?
韓藏回憶,一開始的矛盾是華生質疑剛認識的福爾摩斯,然后福爾摩斯展現出“演繹推理法”的神奇,再然后被留下血字的連環命案困擾。
韓藏甚至可以更進一步的思考,其余三個長篇《四簽名》《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恐怖谷》,也是開篇先讓福爾摩斯小試牛刀。
“想擴展推理作品的名氣,就必須讓對推理沒興趣的讀者也看得下去。”顧陸說。
“以這個標準,那不是奎因的小說,最不受小顧老師待見?”韓藏舉一反三。
顧陸表示認同,“如果讓一個對推理不感興趣的路人拿到奎因兄弟的作品,無論哪一本,都很難啃下去,這就是閱讀障礙。”
“寫作技巧和故事適合所有人群看是最好的,再加入其他的元素作為吸引。”
沒錯,顧陸話里話外都是點名地球上的暢銷書君東野圭吾,他的作品非常出圈,哪怕不愛動腦不愛看推理,對嫌疑人和白夜行也有所耳聞吧?
可惜啊,顧陸手里有著東野圭吾的《放學后》,卻完全派不上用場,就是換成《惡意》也好啊!
通過車內后視鏡,韓藏瞧見對方眉宇緊鎖,似乎在思考什么,就沒再出言打擾。
“難怪這種年紀能寫出《福爾摩斯先生》,看來對福爾摩斯深有研究。”
特別是對方一開口,就立足在拓寬推理小說名氣,讓不看推理的也能看,立意眼界就不同啊。
韓藏自己是二十七歲了,審稿時只想“給我一個驚天的謎面”“我還要一個驚艷的解答”“殺人動機要讓所有人都猜不到”。
兩人高下立判,韓藏感覺自己第一次見識到天才是什么模樣,比他想象中更夸張。
四十多分鐘后抵達酒店,韓藏把車停好,就問,“小顧老師,是先回房間放東西,還是見見我們編輯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