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辦公室的老師說,“下次再心情不好的話,請直接對我桌面動手。” 同學(xué)交上來的作業(yè)本,有的卷角,感覺毛毛躁躁的,高老師撫平了好幾本的邊角,心情也平靜了。 繼續(xù)看學(xué)生的文章,“如果沒有李白?” 高老師的注意力一下子全就被文章吸引—— [如果沒有李白,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檔。 李商隱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齡會是唐代絕句首席。 杜甫會成為最偉大的詩人,沒有之一……] 寫得不能說有多好吧,但非常流暢。甚至比《華夏憑什么民族自信》還要流暢。 “寫作文寫得好的人不一定能寫好,寫厲害的作家也不一定能寫好作文,而顧陸兩邊都很擅長。如果是征文比賽,肯定又是一等獎。” “上《紅巖》是綽綽有余,那么有機(jī)會上《人民文學(xué)》嗎?”高老師思考。 思考數(shù)秒便放棄,再次看著文章,在心中朗誦,高老師念至結(jié)尾,“幸甚至哉,我們的歷史有一個李白。” 喜歡詩歌的她是能體會這種感受了,所以她自己在心中接了一句,“幸甚至哉,歷史里還有李賀、辛棄疾,幸甚至哉,我們歷史里有好多偉大的詩人……” 辛棄疾和李賀詩集在她手邊一直放著,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每一個人,心里該當(dāng)都有一位詩人吧,總有一首詩詞讓你愛不釋手,這也是華夏人的浪漫。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噢差點(diǎn)忘了一件事。”高老師剛才又進(jìn)入了陶醉姿態(tài),慶幸沒忘記正事。 又是課間。 一學(xué)生一老師。 “關(guān)于征稿的問題。”高老師對顧陸說。 “稿子有問題?”顧陸問。按理來說不會吧?就這篇文,即便上不了《人民文學(xué)》,只是交差也綽綽有余吧。 “文章很好,只是忘記說了,寫的文章還要發(fā)表在作家自己的社交平臺上。”高老師說,“大多數(shù)都會選擇發(fā)布在微博,要帶著關(guān)鍵詞[宣傳唐詩][李白杜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