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篤篤篤—— 粉筆和黑板摩擦發出的聲響,時不時還有輕微的“咯吱”聲,那就是寫錯了粉擦抹掉。 “轱轆哥,你學習是為了什么啊?” 專心致志握著粉筆的顧陸聞言,抬頭看了戚采薇,后者頭也沒抬,好像是閑聊,不是太重要的話題。 “怎么?不知道學習是為了誰?”顧陸腦海閃過一百種雞湯,學習為了自己,學習為了以后少吃苦,學習…… “我沒這疑惑。”戚采薇很明確,從小到大都為了完成母親的期待,“是嬌嬌,她最近不太對勁,感覺不知道學習和練字是為了誰。回宿舍都很頹廢,以前在宿舍每天要練半小時的字,現在都不練了。” 叛逆期到了唄,還能是怎么樣,等她進入了社會才知道學習是最簡單的。 顧陸張口,又沒說話,他發現自己的思維,和很多大家長式的大人沒啥區別了,小孩子想法不重要,好好聽話學習就行了。 叛逆期應該就是三觀形成期,如果這階段家長沒能開誠布公的談談,對成年后的人格有一定影響,顧陸根據自己親身經歷進行的一個判斷。 “是不是和家里有什么矛盾?”顧陸問。 “不清楚,我問了嬌嬌,她也不說。”戚采薇手上的粉筆也沒停,“別停啊,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專注思考時,顧陸手上很難做其他事,實在難以理解那些腦子可以雙線程,乃至多線程運行的家伙。 “今天感覺熊貓還是和以前一樣,沒區別。”顧陸說,“我和熊貓的關系一般,具體也不清楚,但如果光是讀書為了誰這問題,我的回答是,少后悔一點吧。” 顧陸說,“長大可能會出現兩個后悔,早知道我讀書時就不努力了,一點也沒享受到校園樂趣;或是早知道我讀書時就努力一點了,可以考一個好學校。我寧愿前一個后悔。” 寧愿前一種,戚采薇明白了。說話間,她已經用粉筆畫好了學生禮讓長輩的圖像。 八中的板報如果沒什么意外,都是學生自己規劃,這種有主題的,一般都是發生了什么大事,學校統一口徑。 這次是襄州一小學在前幾日(27號)發生一起踩踏事故,致4人死亡,很多人受傷,一周之內全國的學校都掀起了響應的加強教育活動,這個風氣當前是流傳到了霧都。 “板報一般多久更新一次?”顧陸問。 “普通是一個月一次,不過遇到節假日或者特殊時候會增加更換頻率。”戚采薇說,“綜合算起來,大概半個月一次的頻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