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懂就問,《平面國》看完了。完全不像是一個高中生能寫出來的作品。類似的科普還有嗎?” 逼乎和豆瓣上面都出現了類似的提問。 是的,顧陸本就是處于T2梯隊的討論度,再加上還有余心姚推波助瀾。 那效果絕對不是一加一可以形容,絕對是一減一,變成T0梯隊的熱度。 直接把以前沒什么人關注的科普帶來了很多關注。 《和平面國差不多的兩三本科普作品》《光論科普的話“平面國”只能排第三,榜首和第二是……》《二十一世紀科普排名》等等帖子。 歸根結底,是熱度的擴散了,不單單是讓自己飛升。 《平面國》面世一周,銷量就非常夸張的就來到46萬。 如此夸張的銷量,當下只有青春疼痛文學有一戰之力。 關鍵是……青春疼痛,銷量就那么一波。比如首月五十萬,一年破百萬,實際上半年后書籍的銷量基本就是停滯的。 但《平面國》經得起推敲和研究,看起來后勁十足! 當然未來的事也只能預測,說個當前能確定的。初中推薦書目和新作上市,連帶《小王子》銷量也上升。小王子的后勁是相當的可以。 “本來以為《小王子》是顧陸的巔峰之作,沒想到。” “小王子之后的新作是冰菓,看上去確實下滑趨勢明顯。不過,你仔細看他中間的短篇作品,《鄉村教師》《帶上她的眼睛》等等,水平依舊?!? “顧陸的科幻水平極高,即便是小小年齡,對社會觀察也極為深刻。能寫出平面國不奇怪?!? “是不奇怪,只是讓人驚嘆。當下說顧陸是一線作家應該沒人反對了?!? 竊竊私語討論的是《人民文學》編輯部。 老樹和小森兩人在聊天,他們都是責編。環境和周圍人決定了,編輯休息時,基本都在聊書。 包括網站編輯聚餐時也差不多,都是聊書。只不過前者是實體書,后者是網絡。 “誒,那邊。”聊著,老樹突然說。 小森往左邊看去,另一個責編劉勇來了。來得巧,劉勇不正是顧陸的責編嗎? “劉勇,你有和顧陸聊天嗎?”小森叫住。 都一起上班三四年了,即便私下沒什么交情,相互之間也很熟悉了。 “不怎么聊?!眲⒂聯u頭,“小顧老師他平時比較忙,即便發消息,也是晚上才有時間回復?!? “忙什么?”老樹這話剛問出來,自己就尷尬的笑了,顧陸是學生,肯定忙著上學啊。 “《聊齋新義》還有嗎?”老樹為緩解自己尷尬,換個話題,“六篇內容,根本就不夠?!? “有的六月刊,還有聊齋新義?!眲⒂掳欀急?,“不過我聽小顧老師說,這個系列只寫了十三篇?!? “十三篇,那就只剩下六篇了?”老樹身為編輯,很快意識到另一件事,“一篇幾千字來算,十三篇湊不成一本書啊?!? “除非是口袋書。”小森補充。 “是啊?!边@就是劉勇皺眉的原因,“口袋書現在不流行了?!? 也就是說,聊齋新義系列難以出書。這么好的作品,不出書?編輯們都感覺浪費。 “往好處想,顧陸又不是不寫其他純文學的短篇了?!毙∩f,“和其他短篇一起出就行。” “有道理?!眲⒂滦闹袚倪€是未消散。 因為顧陸在通俗方面太成功了,并且是很能上臺面的成功。 就《平面國》,科普,多半會成為不少省市讀書計劃的優選。 “如果顧陸來京城,你接待的話,一定要喊上我。”老樹說了關鍵的事,“我真想見見他?!? “哦?賈平凹、阿來等作者你都見過,還好奇小顧老師?”劉勇說。 劉勇話語有點顛倒,但很正常交談之中,話語中出現言不達意是很正常的事。他要表述的大概是,你見過大明星了,還對小明星感興趣? 這個小明星的小,一方面是作者年齡。另一方面顧陸在文學上的地位,暫時確實沒辦法和上述兩位相比。 “不一樣。我想看看華夏第一天才學生,到底是什么樣?!崩蠘湔f。 前面說過,《人民文學》責編的文學素養,普遍高于其他雜志編輯部。 連老樹、小森他們的態度都這樣,其他出版行業的人更加如此。 看不見的地方,顧陸人氣飆升! 等等,看不見的人氣不太準確。應該叫“聲望”,這玩意也不知道如何測量,但確實存在。 從霧都天才到華夏第一天才學生。 中間就是隔了一本書。 而這稱呼第一個開始使用的,還是官媒。 來自于青年網的新聞《帶你走進華夏第一天才學生》 青年網是共青團子組辦的網站,對共青團子來說,顧陸可是自己人! “霓虹的主流媒體朝日新聞,曾經稱呼顧陸為史上最強高中生,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稱呼? 因為顧陸是模范學生,他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并且寫成讀者喜聞樂見的作品。 近日熱銷的《平面國》,就最能證明顧陸的融會貫通?!? 青年網轉發了余心姚發在評論后的兩張圖片。 【圖片】 高一下冊歷史書的目錄,包含了兩個單元。 第九單元“華夏的成立和社會主義道路” 第十單元“改開與華夏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圖片】 高一下冊政治書的目錄,也包含兩個單元。 第一單元“基本經濟制度與計劃經濟體制” 第二單元“經濟發展與社會主義進步” 前面不少網友在互聯網說余心姚圖片發錯了。這就稍微有點不過腦子了,因為這位網友看的可能是《人民文學報》電子版新聞。 而余心姚的評論,可也是發布在紙媒上的。 紙媒也有這兩張圖。 證明圖片是沒錯的,只是大多數人不明白含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