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陸明白女俠的意思了,先斬后奏,好像是好辦法啊! 他的思路是以傳統方式解決問題,找顧母談判,再讓家長去將住校換成走讀。 “有道理,直接去找老師。”顧陸說,“然后再找她談。” 家庭幸福的人,不會把“原生家庭”掛嘴邊,因為這個詞語就代表童年不好。稱呼起父母用“他”和“他們”代替,也如是。兩種都是典型的回避心理。當抵制和不喜歡一件事的時候,語言方面也會下意識的回避。顧佳渝不了解心理學,但在別人屋檐下領悟了一個技能。 用游戲方式來解釋一下女俠的技能。 技能名:情緒敏感 冷卻時間:無 效果:空氣之中稍微流露出一點厭惡情緒都能察覺到,可以快速后撤,避免受傷。 “哥,我自己和我媽說就行了。”于是顧佳渝說,“反正生米煮成熟飯了,她也不會不同意。” “行,那我們中午就去那個朱主任的辦公室。”顧陸是急性子。 “別別別,”顧佳渝制止,“中午朱主任要休息,這時候找他,他心情會不好,談事就更麻煩了。四點多鐘是最好的,朱主任那會多半工作處理得差不多了。” 這可是女俠去了好多次,總結出來的經驗。即便朱主任高興和不高興接待學生的態度幾乎一樣,可顧佳渝同樣能感受到情緒變化。 管那么多干什么!顧陸不在意,他倒是不覺得自己地位有多高。關鍵是他后面為學校取得榮譽什么的,都沒兌換獎勵了。他想法是,實在不行直接兌換住讀變走讀,那不是手到擒來。 只是話到咕嚕大王嘴邊就變了,“還有這些注意事項,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有實操經驗的。”顧佳渝信誓旦旦。 “厲害,這種小細節都能觀察到。”顧陸用手比數字,“那我們下午的第三節課課間去。” 顧佳渝腦袋向前傾,音量縮減百分之五十,“那我們在什么地方碰頭?” “我們在升旗臺那邊的第三棵大樹碰頭。”咕嚕大王瞬間get到,聲音也變小,腦袋向前探。 “暗號是走讀行動!”顧佳渝說。 兩個小腦袋瓜子碰到一起,在密謀著行動呢。 上課鈴聲響起,顧陸和妹妹分開,只不過前者是慢走,后者跑得飛快。只因剛才見面的地方,距離他們班的距離更近。 八中教學樓的走廊不是鋪的地磚,而是非常具有摩擦的水泥地面。 最主要就是防止學生在跑上跑下時滑倒。 “高老師是交男朋友了嗎?最近感覺心情很好。” “你在說什么?高老師結婚了,孩子都有了。” 班上同學竊竊私語。 應該是有孩子的,顧陸就記得之前見到井條有序的桌面上擺放著高老師一家人的合照。 鐵定是遇到了好事兒。 咕嚕大王不知道是自己帶來的好事,同樣他也不知道自己為《每日快報》帶來了多少的好處。 倫敦加拿大廣場的十四棟5號,每日快報的報社所在地。 “前臺好多信件。” “大多數都是詢問威茅斯系列多久能出現新篇章。《波特舍姆恐怖事件》我也喜歡看,書中世界觀的恐怖只露出了冰山一角。” “天才的解決方法就是這樣,筆就是手中的魔法杖,揮動著就能造成龐大的破壞力。” “那你認為,那個華夏天才能寫好福爾摩斯的二創作品嗎?” “為什么要討論這問題?我前面就說過,我認為華夏作家寫不好,不是懷疑他的才華,而是因為他不是英國倫敦人。沒有生活在倫敦,更加不知道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倫敦的樣子,寫出來肯定會非常違和。” 報社的兩個編輯正在聊天,一個是第四版編輯保羅,負責審核投稿,可以算是顧陸在英國的編輯。另一個是有采編權的查理,兩人年齡都是三十五歲左右,因此共同語言挺多的。 查理感覺保羅說得很有道理,又想起了前面談論的例子。 就好比你認為華夏人會相信,一個從沒在華夏待過的外國人能夠寫好狄仁杰嗎?不可能相信。 前面說過,因為荷蘭作家高羅佩所寫的《大唐狄公案(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導致在歐美人眼中,狄仁杰是華夏古時最厲害的偵探。 “先生們,先生們,大事不好了!”突然,報社的一個牛馬,哦不一個實習生,沖進了編輯部,大喊大叫。 “?” 所有人的視線都看向實習生,包括在辦公室的主編先生都走出來看看了。 “外面有威茅斯人在向我們報社抗議,抗議我們刊登對威茅斯具有誣蔑的內容。”實習生可能是跑得太著急,喘氣都不勻凈,上氣不接下氣的。 編輯部安靜如雞。 “多少人?”主編先生問。 “五六個!”實習生伸出三根手指。 “?”主編先生聽完嘴角泛起不屑的笑容,返回辦公室。 而編輯部的其他職員也恢復了之前的秩序,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徒留實習生一人站原地不知所措,怎么個事?到底要怎么解決? “保羅先生,我們……”實習生只好詢問編輯部比較熟悉的人。 “二十個人以下的抗議都不用理會。”保羅說,“先生,你有沒有親人?” “啊?”實習生肯定點頭,他又不是孤兒。 “非常好,你和你的父母,再加上你的爺爺奶奶。還有幾個關系較好的叔叔阿姨,你再叫幾個朋友,就快十人了。”保羅說,“那你認為,你的這種抗議有用嗎?” 好久沒喝咖啡了,保羅離開辦公位,去茶水間給自己弄一杯咖啡。 呃——實習生好像懂了。 “小規模抗議對報社太正常了。”查理也過來補充,“你要習慣這種場景,因為沒一點作用。” 結果是實習生大驚小怪了,對《每日快報》報社來說,有本事你去法院告啊! 伴隨著《波特舍姆恐怖事件》在英國的傳播,跑來報社抗議的行為,也足以證明威茅斯人真的急了。 查理和保羅在茶水間,繼續聊天。只是話題變了,從福爾摩斯變到了威茅斯人。 “他們太激動了,兩個短篇讓無名的威茅斯獲得大量人氣,這不是好事嗎?” 威茅斯是英國大名鼎鼎的度假勝地,現在轉眼間就變成“無名”,幾代鎮政廳的努力,查理一句話就被磨滅了。 保羅的觀點截然不同,他說:“所以你是想讓威茅斯承接下這樣的人氣?書里把威茅斯港口描寫成破敗無人,籠罩大霧,樹林夜鶯亂叫。對比現實的威茅斯,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