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述缺一不可,但現實沒如果,巧合也是必然,廣場上就出現了這一幕。 越來越多的華夏留子加入唱《馬賽曲》的陣營(后面加入的其實很多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前面領到了《義勇軍進行曲》簡譜的法蘭西人,也盡數加入。 唱了一遍,兩遍! 聲音也越來越大,響徹整個廣場。現場的意呆利、比利時、西班牙等各國駐法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呆滯。 怎么個事兒老哥,我們一起慶賀的禮物,一起舉行的活動,說好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結果你一個人這樣出風頭。 合適嗎?老哥! 大嚶工作人員就不說了,他自己也知道兩國的關系到底有多差。可意呆利的工作人員瞧著棚子里的法蘭西工作人員……意法兩國還挺友好的,我們還是鄰居,為什么就給華夏上這待遇?我們巴洛克風格的雕像,也是請的馬里奧·默茨來操刀。默茨可是arte povera運動的領軍人物。 不合適吧,兄弟! 面對著幽怨的眼神,綠白紅三色棚子的法人也不知道怎么說。完全沒想過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華夏留學生們和共同唱歌的法蘭西人,好像隱隱約約的,有了一點聯系。 留學生們可能剛開始只是想禮尚往來,但伴隨著人越來越多,另外一種情緒在心中萌芽。 緊接著——“世界人民大團結”“和平萬歲”有中文、法文、英文。 好像一顆炸彈,在人群中引爆,市政廳廣場轟隆隆! France 3(法蘭西電視三臺),國營的F3本來是接到任務,來拍攝慶賀的禮物,側面凸出法蘭西的強大,馬上到國慶,肯定也要國民自豪一點。 萬萬沒想到給他來這樣一個大的,這項任務的小組長很懵圈。 “這是特意安排的?”矮個子記者不確定的問。 “當然不是,你要如何說服一群法國人在國慶節將要來臨的時刻,演唱他國的國歌?”組長問。 矮個子記者想杠兩句,其實只要錢給得足夠多,完全沒問題。但轉念一想,這種真實度,以及剛才雙方歌唱時所投入的感情,做不了假。 “到底是因為什么?”組長陷入思考,猛然抬頭問,“剛才的畫面拍攝下來嗎?” “肯定的,拍攝非常清楚,雖然收音稍微有一點問題。但室外寬闊的地方收音有問題很正常,完全不影響。”矮個子記者說。 很好,組長也要調查清楚,事情根源是什么。 經此一役,紅色棚子的長蛇更加的長了。里面的華夏工作人員馬上打電話讓使館來更多的人,以及送來更多的《義勇軍進行曲》簡譜。 誰也沒想過會是這個場景。 中法之間的時差是六小時,再加上F3的新聞也需要后期制作,可能還是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鋪開的。 而國內后浪已在互聯網小火了。 當前這時代,帶手機去學校的同學更加多了。因此當天就被同學們分享到互聯網了,當晚就開始發酵,只不過在第二天才引燃。 《后浪》原來是以一個前浪的視角在述說,但顧陸還沒到三四十歲的年齡,故此演講時,把“你們”變成了“我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