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對比起來,迪博確實對顧陸作家的身份更尊重,而弗拉迪米爾更偏向于公事公辦。 四九城的晝夜溫差有點大,弗拉迪米爾也看向漆黑得只能看見月亮的天空。風吹過,毛熊瘦漢的眼中夜空好像在流動,真的好像杯中黑啤。 咳咳,弗拉迪米爾干咳兩聲,今夜的晚餐依舊普通。沒有酒精加持,都普通。 若是讓瘦漢弗拉迪米爾瞧見惠香酒樓一桌子的菜菜酒酒,不知道能有多羨慕。 “雖然但是,誒!” “的確,達利園你啊,不老實。” “過幾年你們修族譜,真的有你好受的。” 餐桌上的艷羨之語,已把佳肴襯得普通。此場景出現在高知群體的聚會,注意這里的高知不是貶義詞。大學教授、期刊主編、策展人以及報刊社長一類。這十幾人的小聚,東家是韋林落,國內自由策展人。在魔都油罐藝術中心的《More,More,More》被評價為“亞洲最美展”。也出圈,甚至有搖滾樂隊以此為靈感寫了一首歌。 席間閑聊之際,說起眾人近日最值得一曬的事。必須是達教授成為國歌的法語翻譯,在座一半以上都羨慕。 “恰逢其會,恰逢其會。”達教授笑,“主要是顧陸同學啊。我這個老師也是沾了顧陸同學的光。” 眾人也紛紛夸獎起顧陸,還有的教授打趣道,稱馬上就去和顧陸打好關系。 都知道是玩笑話。畢竟他們在整個文學和藝術圈子混跡幾十年,跑去抱學生大腿未免有失風骨。并且外交四部曲的例子是少數。還是后一個原因比較關鍵。 “北大的阮副校長現在應該不郁悶了吧。”某期刊主編說,“我記得他認為北大給予那么多資源是虧本生意。”難怪圈子里沒秘密,這話阮副校長說的應該挺私密的吧,這就傳出來了? “我認為北大也沒傾入什么資源,”清華明教授感覺有點小家子氣了,他說,“我對顧陸有過一個比較淺的研究。” “哦?”達教授出聲捧哏。眾人也做出洗耳恭聽狀。 “顧陸他從小到大都是寫命題短篇的天才,從小開始就獲獎,各個征文比賽,斬獲非常多獎項。”明教授說。 “說起征文比賽,我是這一屆葉杯的評委。”《京城文藝》社長說,“有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本來我想給99分,但后來改到了96。” 這種突然打斷在他們的聚會中很常見,畢竟搞文藝的思維發散,突然想發表一個意見是很正常的。經常能聽見他們好像吵架一樣的討論,反正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得比誰的“打斷”技能更強了。 “因為其他評委告訴我,顧陸的《華夏憑什么民族自信》是97分。”京城文藝社長說,“如果沒有意外,葉杯的滿分是97了。” 結結實實影響了一個征文比賽的評分。 讀過“華夏”這篇文的應該都清楚,是好文,可沒達到這地步,非常明顯,是顧陸名字的效應。京城文藝報的社長還補充了一句,如果葉杯以后要炒作,就可以搞一篇九十八分作品。 打岔結束,明教授接著說,“培文杯2016年的題目也非常的刁鉆,[文化]問題。其他考生的作文都缺乏新意,而顧陸……” “林落,你最近在籌備朋克文化展是不是?”明教授話音一轉,突然就把話題轉到了今天的東家身上。 自由策展人韋林落點頭。他今日的做東也是為年末的這場展。弄完了,讓朋友們在圈子里擴散一下,你抬一手,他捧一把,圈子里就是這樣把人架起得高高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