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我有信心-《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1/3)頁
“你們南韓不也對網紅非常癡迷嗎?”康富三夜瞥了一眼,“不尊重傳統文化的代價,是文化市場萎靡不振。”
講個笑話,他也不尊重傳統文化,但這并不妨礙康福三夜連帶南韓一起貶低。
“康福先生說得很對,這是我們國家小家子氣了。如果青瓦臺里都是康福先生這樣的人,那我們會進步很多。”金泰恩回應,“況且那個網紅,看上去外貌也不如我們南韓的男網紅。”
兩人交流是英文,南韓和霓虹都有統一的特產“美利堅大兵”,所以兩國人的英文都挺好的。
“樸前輩你看,西八!”“金泰恩太過分了,大韓民國的人在霓虹一點驕傲都沒有!”“樸前輩只要您開口,我們一定會批評她思密達”等等。高麗大學的學生這樣說。
雙方的距離,其實并聽不到金泰恩和康富三夜的對話。只是看自己學校的美女學生在霓虹人面前獻殷勤,就讓男生們的自尊心嚴重受傷。
高麗同學們口中的樸前輩是他們的領隊大四學生樸高英。樸高英面色陰沉,但他怒氣值主要是在金泰恩身上,因為康富三夜的資料他稍微知道一點……
霓虹筑波大學是茨城縣最好的大學,霓虹的縣從行政和大小來說等于南韓的道、廣域市。而茨城縣的紅薯產量占霓虹產量的90%。而康福家族企業產出的紅東、紅遙兩個品種的紅薯,占據茨城縣的百分之八十。有點天下榨菜出涪陵,涪陵榨菜出烏江的味道了。
更何況康復家族還是霓虹農協的大佬,樸高英拿什么去碰瓷?
只能把刀砍向更弱者,樸高英說,“我們高麗大學的隊伍中,不允許這樣的人(金泰恩)存在!”
南韓內部討論時,霓虹隊伍那邊有了新動靜。
“嗯?情況不對,酒井怎么也……”康富三夜瞥見他們隊伍的酒井摩過去看熱鬧,然后也排隊要簽名去了?
酒井摩他是知道的,只聽說喜歡玩女網紅,沒聽說改胃口了啊。
不對勁,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康富三夜很快就知道為什么了——“那個華夏人好像是《嫌疑人X的獻身》《那時的王子》《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作家顧陸!”
這句話是日語。
筑波大學學生代表隊的十幾人一聽,也立刻沸騰了。
“是那個又會做飯,又會打籃球的超級天才作家嗎?”“他描寫的達摩石神太讓人印象深刻了。”“我能不能過去要個簽名?”議論紛紛。
“安靜,不要吵吵鬧鬧給筑波大學丟臉!”康富三夜是學校的領隊,再加上有錢有勢,同學們瞬間安靜,就像是往火焰上面澆了一盆水。
霓虹和南韓的風氣,是對高年級的學生必須要保持尊重,更何況還有領隊身份。于是霓虹的學生們,小心翼翼地抬頭,讀空氣的特性讓他們戰戰兢兢,不知道此刻是該保持安靜,還是該出言道歉。
眾人還沒想明白,就見到這盆水,哦,是這個康富三夜,徑直往華夏北大隊伍的區域走過去。
嗯?
康富三夜一邊介紹自己身份,一邊往前擠,“我是霓虹筑波大學的領隊,我是顧陸老師的粉絲,我想……”
身材并不算強壯,沒擠進去,康富三夜就聽到有學生用英文回應他,“這里都是顧陸的書迷,要簽名在后面等著!學校領隊不少見,喏,那邊巴塞羅那自治大學領隊和法蘭西索邦大學的領隊都排著呢。”
沒錯的,西班牙和法蘭西的大部分學生也是想要,或已開始行動來排隊等簽名了。
前者《不朽的逃亡者》挺出名的,而法國更不必說,前不久在巴士底獄日鬧出了那么大的新聞。外國人倒不是都是書迷,打個比喻:你讀書時做過一個比較難的閱讀理解,正好那個作者是跟你同齡的外國人,有機會了,是不是要去看看?
大膽!
你知不知道他是誰,能和其他人一樣嗎?康富三夜怒了。他一怒之下走到了后面排隊,康富三夜就給顧陸一個面子,因為他還挺喜歡阿爾吉儂的。
“顧陸的作品在海外人氣也這么夸張嗎?”康富三夜的前面有三十多個學生,至少有八九個歐羅巴人種。
他還以為顧陸作品只是在亞洲范圍有人氣,好像是低估對方了。
“康富桑也是顧陸老師的粉絲?”
霓虹的筑波大學的學生在自己的區域(籃球場)呆著,好好好,你讓我們停止討論,自己跑過去要簽名了。合適嗎?
于是乎,筑波大學的學生們也跑過去了。多嘴說一句,霓虹學生代表隊是筑波大學和九州大學,只是說前者占據主導。其他學校也是,兩個學校一起來,只是省略掉次要的。
浙外的學生志愿者馬上加派人過來,學校對顧陸的人氣有一定的認知,所以提前安排了一名學生。可沒想到幾分鐘過去,有三四十人排隊了……
學生抽不開,指導老師楊星馬上過去幫忙。同時,楊星看著表情淡然,拿著中性筆一個個簽名的顧陸,內心想著:“這就是見慣大場面的從容嗎?”
消息傳到南韓這里,南韓的區域在向南的跑道處,距離籃球場更近。
相比法蘭西人和西班牙人認知中的天才人設,顧陸在南韓風評非常差。可關鍵是,顧陸對南韓的預言,好像還真對了……
金泰恩小跳步地走回隊伍中,也聽懂了那邊在說什么,站著的是南韓風評最差的外國作家。
“那是顧陸?就是那個西八……”“為什么會有他在?”“不過是一個大嘴巴的學生,有什么關系?”南韓隊伍議論紛紛。
樸高英受不了這些無知的言論,“你認為一個在十幾歲,就可以被《東亞日報》的主編點名批評的作家,只是一個大嘴巴學生?”
東亞日報是南韓四大主流報紙之一。
高麗大學的學生猛然清醒,如果光是嘴巴大,沒有足夠的影響力,東亞日報的主編是吃多了才點名批評。
“對不起思密達”*10
要和這樣的對手交流嗎?南韓學生心中的想法改變了。
“太卑鄙了!按照道理說,他應該沒資格參加這種活動,我去看看。”樸高英走過去。國際學生文化交流節還是有點規則的,研究生和博士什么的,是不能參加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