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12章 顧專家說得對!-《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2/3)頁

    “目前國際傳播格局依舊是[西強東弱],所以我們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是具有挑戰的。甄別國際話語環境,具體就不說了,偏離了本次討論主題。顧專家的實踐,是構建中國敘事體系。”

    “本次實踐挺好的,是民間力量的勝利。顧專家賦予了太極陰陽魚更新穎的身份,是虛構的,卻是符合英國讀者群體的。由此可以得出,挖掘民間意見領袖,官民聯合傳播應該是主推手段。”

    “從深挖華夏文化內容,轉變‘他塑’制約。京劇出海邀請了三位大師就是深挖,展現更深層的京劇文化看,表達效果并不佳。歸根結底,文化出海是展示中國形象,衍生出來的是影響國際輿論和掌握國際話語權。”

    “顧專家的實踐案例,給我們最好的警醒是:新時代文化出海核心是要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在這里看不到顧專家連載的短篇《克蘇魯的呼喚》,但可以想象,吸引英國讀者們自發關注的肯定是好故事。我們華夏文化的底色是連續性、包容性、統一性、創新性與和平性。”

    有總結,有反思,甚至還有條件反射的車轱轆話。

    “需要政策支持保障,維系官民合傳播華夏文化的出海傳播策略。銳意開創華夏元素出海的新面向,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研討會不是浪費時間,專家們很快就討論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可以預料到,方案會成為“文化出海指導方針”的重要參考資料。

    實話實說,光靠寫要達到這效果,很難,非常難。即便獲得茅盾文學獎,哪怕是布克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難以對國家的政策有影響。

    因為國家這個龐大的機器,藝術家(包括作家)的功能最多是宣傳和監督,告訴別人機器有多少,或是說出機器某某零件出現故障。

    顧陸自打《少年中國說》和《不朽的逃亡者》后,所走的路線已截然不同。

    “如果要文化出海,不能光走高端化,也要接地氣。”韋齡賞進行總結,“在音樂廳的京劇表演,觀眾基本都是精英階級,而對文化傳播初期精英階層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大。英國看報習慣非常普遍,報紙上的連載,能接觸到一個國家大多數階層的人,更全面。”

    瞧見了嗎?眾位專家教授,喊顧專家越來越順口了,毫無疑問,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是承認了這年輕作家的重要性。

    理論知識和指數儲備差(和他們比起來)沒關系,因為學術能力和儲備豐富的專家不多,但也不罕見,能當先鋒軍傳過來經驗的,目前僅此一例!

    首次研討會結束,專家們各回各家,有熟悉的老朋友,三三兩兩聊一聊。

    聊天中,有人提及了顧陸。

    “北大中文系?北大有些浪費人才,跟著陸教授——也學不到多少東西,應該來我們外交學院。”

    說話者是丁院長,也只有他才敢這樣說。畢竟陸教授可是漢語言的權威教授……

    是浪費嗎?

    不!咕嚕大王很充實,當下甚至恨不得多長兩條手臂。

    太多新生來要簽名了,顧陸手腕都有點酸疼。

    面對充滿崇拜目光的新生,很難拒絕。當然咕嚕大王也樂在其中,否則想躲也能躲。

    “臥槽臥槽,是真人,和我小時候在報紙上看見的樣子差不多,顧老師我特別喜歡你的作品。”“顧老師我從小看著您書長大的。”“有女朋友嗎?顧老師。”“你瞎問什么,顧老師有男朋友嗎?”……

    怎么說呢——借用看熱鬧的周琳同學的話,“當年看著《小王子》的初中生長大了,考上大學了。”

    “會長,我們要不要去幫忙?感覺顧學長有點招架不住。”新加入社團的小雨問。

    “問題不大,去年也是這樣,過兩天就好了。”周琳話鋒一轉,“倒是小雨,你也是咕嚕的書粉嗎?這么關心和關注。”

    小雨頓了頓,誠實回應,“確實喜歡《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還有今年的《嫌疑人X的獻身》也不錯。”

    “那我幫你要個簽名。”周琳說。

    “真的嗎?社長!”小雨眼前一亮,“早就聽說社長和顧陸大佬是青梅竹馬,看來是真的啊。”

    “什么青梅竹馬,都是瞎說。”周琳擺手,“就初中是同桌,高中是同學而已,實在要說的話,在霧都家住得比較近,有時候會放學一起回家。”

    “這還不叫青梅竹馬?!”小雨聞言,好像懂了什么,轉移話題,“社長你下午有沒有時間,我有個問題……”

    小雨話未說完,就被周琳給否了,“今天下午不行,我有事。明天吧。你想問的應該是社團內考的事吧。”

    “嗯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