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在地球上被《圖書館期刊》《今日美利堅》《皮奧瑞亞星報》《紐約時報》以及《出版家周刊》夸得那叫一個狠,評價是“探討情感與道德議題的科幻寫作范本。” 平行世界,作者換了個國籍情況就不同了。 來看看他們的評價吧。 《圖書館期刊》的專欄書評人奧克評價,“他(顧陸)或許覺得自己掌握了寫作竅門——探討人性。但《肖申克的救贖》來自對自由的探討,沒人想聽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探討人性。” 《今日美利堅》評價犀利,“家自傲的災難,或許顧陸不明白如何描寫聰明的家伙,更加不能剖析聰明人的大腦,只能用拙劣的精神分裂來掩蓋。顧陸似乎在向所有人證明,寫出《肖申克的救贖》只是意外,他根本就不了解美利堅人需要什么。” 也不是所有媒體都在批評,也有夸獎的,如《洛杉磯時報》就夸獎了,“新奇的敘事技巧,勾勒的劇情讓讀者震撼。” 畢竟顧陸黑鏡系列短篇,尚還在時報連載呢。 首日銷量4.1萬冊,光看數據好像還行。 但考慮宣發費用,以及前面肖申克打下地說大名氣,這成績是比較撲街的。 收到首日數據,再進一步瞧見大部分媒體評價是唱衰,姚小駒陷入沉默。 小顧哥自出道以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在霓虹、大英,都是睥睨之勢,沒經歷過失敗。 這次……希望別被打擊到。 姚小駒在約定的時間打電話匯報銷售成績,“小顧哥,在當前美利堅這么混亂的情況,并且還有實體行業衰敗的影響,我們阿爾吉儂的銷量,也是華人虛構類首日銷量最高的。” “前面加了好多定語,這玩意怎么和雙十一那些品牌一樣,個個都稱呼自己是第一。”顧陸在電話里聽出了端倪,“來吧,銷量有多差?我可以接受的。” 電話那邊干咳了兩聲,姚小駒也沒想到直接被拆穿。 “其實真的挺不錯了,之前國內虛構類作品在好萊塢最好的銷量才13萬冊,還是《笑傲江湖》。”姚小駒說,”我們首日銷量就有接近五萬冊,四舍五入,有笑傲的一半了。” 呼嚕大王其實一點也不奇怪,華夏有不少書籍在美利堅暢銷,但都是資料和科普類,比如了解華夏吃什么,了解華夏歷史。但虛構類,卻基本沒冒頭的,好萊塢都知道,除了動作片,不能用華人當主角,出版行業同理。 “我有點好奇了,那華人作家在美利堅銷量最高的是?”顧陸問。 “譚恩美寫的《喜福會》,累計銷量有五十萬冊。”姚小駒說,“寫的是四對移民美利堅的華裔母親,她很懂美國人刻板印象中的華夏是什么樣子,所以銷量很高。” ”華裔作家要想在美利堅,必須寫美利堅人喜歡看的才能夠出名。”姚小駒說,“要么就是走獲得美利堅獎這條路。” 這個顧陸知道,地球上的《三體》就是如此,所以獲獎之后三體一年的銷量,達到所有華夏虛構類作品在美利堅年銷量總和——側面反映美利堅市場是真難混。 “小顧哥,我們的作品其實獲獎概率非常高,但我們走獲獎這條路基本不可能。”姚小駒嘆氣。 你擱這擱這呢?顧陸有點疑惑。 “小顧哥你太天才了,并且身上的華夏官方屬性又強。”姚小駒解釋,他心里有點預感。因為凱恩的克蘇魯系列都在美利堅小火,可顧陸這創始人卻沒動靜。 凡事都有兩面性,顧陸是認同的。 “很抱歉小顧哥,玩宣發,還是玩不過美國佬。”姚小駒道歉,阿爾吉儂屬實是沒預料的成績。 “在別人的主場玩不過太正常了,裁判球證都是他們的人啊。”顧陸說,“另外,我們在海外銷量也不錯了。阿爾吉儂海外累計銷量也有三百萬冊了吧。” 銷量主要依靠霓虹,英國以及英聯邦的國家。 “美利堅市場還是非常重要的。”姚小駒本人是很想幫助作家重進山姆大叔后院收割韭菜的。有點小氣餒。 “姚哥我們合作這幾年非常愉快,真心幫了我很多。姚哥那你呢?我有沒有幫到你?”顧陸話鋒一轉,并補充,“我說的是姚哥你從矮腳雞·戴爾出版社跑回國的原因。” 為什么回國呢?姚小駒自己都怔住了。仔細想想,次奧!好像要讓跟著富三代走的前女友知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上頭了,當時有點上頭了。”姚小駒有點不好意思,“其實仔細想想,追求很好的生活也沒錯。如果不是她的激勵,我也不會鋌而走險選擇辭職,更不會和小顧哥見面。所以這樣想想,她也算我事業上的恩人,許久沒關注她,也希望她生活順暢吧。” 為什么姚小駒現在這么大度?因為他成功了啊。不一定比那個富三代更有錢,但年入180萬英鎊(稅前),再加上身份是小王子文化公司的總裁,人脈地位都有。特別是人脈,因為咕嚕大王外交系列文章,即便版權被國家買走,確實也是因為顧陸經常可以和外國高官打交道。 所以能讓人看開的或許不是時間,而是“成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