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相比之下非常直接,燕副部和外交團隊,瞧見報道就非常詫異。 上一個被真理報這樣稱呼的華夏人是包其三。 “看來毛熊國人,是真的很喜歡列夫托爾斯泰。”燕副部良久如此評價。 特別是新聞的征文內容,更加的夸張。 “麻煩了,盧記者。”燕副部對隨行的環球時報記者說。 看過內容的盧記者,也感慨萬分:“如果不是我親眼看到了這新聞,也難以相信這真是莫斯科時報的報道。” “可能只有營銷號敢這樣說。”盧記者補充。取下眼鏡,用桌面的紙巾擦拭。 燕副部恰好也在擦眼鏡,見狀,順手就將手上的眼鏡布遞過去了。 兩人先后的動作,好像是看到什么奇怪的內容,要洗洗眼的即視感。 盧記者連忙雙手接過,“以前我就會把眼鏡布隨身攜帶,后面戴眼鏡時間長了,我就覺得順便用什么擦拭都行,還是自身懶了,沒有燕部這么自律。” 這記者是太想進步了,就眼鏡布都能扯出這么多東西。 “哈哈哈,用什么擦眼鏡都行,我還看新聞說眼鏡布反倒不如紙巾,都是個人習慣。”燕副部說,“作為記者,只要在新聞報道上下功夫足夠就可以。” 環球時報盧記者連忙點頭,表示必定老老實實把毛熊國的震撼傳達到稿件里。 [俄中意社會各界千余人出席活動,毛熊國文化副部、華夏外交副部、意外交部長,以及更多毛熊國文藝界優秀人士共同出席,以慶祝國慶日70周年。 ……(省略三國領導人的車轱轆話) “這一個舞臺,將會被世界文學史銘記。”尤里這樣說。 尤里·布依達是毛熊國作家群體之中非常卓越的一員。更是著名文學團體“謝拉皮翁兄弟”之一。在他數十年的創作生命中一直筆耕不輟,也成為“金色毛熊國”群體作家中的一位。 而他這樣說,是因為一個名叫《光在黑暗中發亮》的舞臺,由作家顧陸補全。 顧陸:華夏著名作家,擅長截取歷史一段進行傳記創作。 代表作:《不朽的逃亡者》《一夜天才》《新的長城》《南極爭奪戰》等。 據采訪中表明,顧陸閱讀了大量的俄文學作品,他對我國文化有特殊的感情,所創作的《逃向上帝》,與贈送給法蘭西的慶禮、挪威的慶禮有明顯的區別。 《逃向上帝》是對托爾斯泰未完結劇作《光在黑暗中發亮》的學習,這部劇作,托爾斯泰二十年來,始終未動筆接上最后一幕。 顧陸的續寫感動了所有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