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秘密基地-《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1/3)頁
[顧陸代理人表示:作家看不上美利堅市場。所以作品不會出現在美利堅市場。]
這是CNN,把姚小駒的話斷章取義。都說英美不分家,兩者共軛父子吧,傳統藝能,都一樣。
華盛頓郵報:[傲慢的華夏天才,在紐約得到了教訓?!栋仔堋贰都鞭D直下》《黑函之舞》《你的人生全部經歷》等連載的作品反響平平,洛杉磯時報無奈,只有關閉連載板塊。]
雅虎新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坦言:《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像肯德基毫無新意的原味漢堡,只能用來充饑,如果有更好的選擇,哪怕是一盤沙拉,我想都不會有人愿意消費。]
等等,美利堅媒體找各種角度貶低顧陸,像極了一個個拿起刀叉的食客,紅著眼盯著桌上的大餐等待分食。
還有媒體轉發幾年前《太陽報》對顧陸的造謠,反正“打顧陸”的活動,唯恐落后。
平行世界的2020年,還未開始中美大對賬。阿美莉卡網友倒是沒有信息繭房,只是大部分消息,還是經由紙媒傳播。
這里稍微解釋一下,比如華盛頓郵報是紙媒,但網站名氣也很大,故此,即便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落幕,實際上整體輿論權還是在紙媒和電視臺手里。
故此,顧陸就被許多阿美莉卡網友抵觸,而新作在其他國家暢銷的消息也傳不過來。
姚小駒還留在美利堅,見到這情況,想著:“不知道小顧哥還有沒有類似威茅斯系列的作品,也讓美利堅長長見識。”
孤立效果不好,反倒是丟掉了肖申克的救贖以及短篇連載積攢的人氣。
所以就另想他法。
“也不行,大嚶對歧視并不看重,寫寫也就罷了,看熱鬧的很多??扇绻@類文章在今時今日的美利堅發表……”
感覺是真會炸鍋的,因為人家美利堅是玩真的。
拿起手機擺弄了片刻,先預定了去大嚶的機票。目前情況來看,姚小駒再呆在此地也沒什么用了。
糾結的姚小駒其實不知道,顧陸從不會認為一本書就能讓美利堅讀者站在他這邊。
而是一本又一本精彩的作品。
就比方說明年的《魔戒》……
趁著姚小駒還沒去機場的功夫,再說點紐約發生的事。
“莫登·修斯先生,華夏作家顧陸被芝加哥論壇報譽為小莫登,對此你怎么看呢?”有電視臺進行采訪。
三十多歲的莫登依靠寫作,每年能有上千萬美金的收入,絕對是成功人士。
話說回來,再成功也肯定想進步,趁著“分食顧陸”的熱度,莫登也特意找來記者對自己進行采訪。
他可不會錯過好機會。
“很抱歉,顧陸的作品我只看過《福爾摩斯先生》《誰動了我的奶酪》。”莫登說,“從這兩部作品來看,顧陸先生的寫作功底還是很不錯的,但在劇情刻畫以及起承轉合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在他這么年輕時,也做不了更好。”
“莫登先生,你認為未來他可以成為你這樣的作家?”記者是收了錢的,詢問的問題,肯定是莫登本人想聽到的。
“如果他繼續朝著前方走,你知道的,上帝會告訴我們正確的方向。他繼續這樣再走幾年,或許能夠寫出讓美利堅讀者滿意的作品。”莫登這樣說。
此話看上去是勉勵晚輩,實際上呢?是在說顧陸距離他的位置,還要再努力好幾年。
那么他這樣做,能獲得什么好處?
莫登預計明年發布新書時,北美就不說了,他自己名字響亮。國外發布時“顧陸知道吧,被譽為小莫登,知道莫登的作品是什么含金量了吧?”
畢竟這華夏作家在歐洲和亞洲的影響力,莫登是認可的。就大嚶,直接上法治新聞,銷量爆炸!
好比《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在歐洲的銷量,首周已突破八十多萬冊,目前趨勢來看,單月破百萬沒問題。
比起阿美莉卡,華夏境內是完全不同的風景,各國平臺都在慶賀顧陸新書取得好銷量。
南方都市報:爆了!不愧是顧陸,華夏文化輸出太牛了。
財經雜志:《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多國登頂,華夏文學不被看到的六十年。
青年報:破300萬冊(首周)銷量,歐維火到海外,芬蘭外長看完后喊話顧陸。
人人日報:盤點《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出現了多少芬蘭元素,而顧陸為什么要這樣創造?
形勢一片大好。
太好就容易出問題,還好出問題的不在顧陸,而是新青年出版總社銷售部的負責人。
”蕭經理,你……”
臉色也太差了吧,汪社長看著地上,有點像一晚上打膠十七次的樣子,很虛弱的模樣。
這讓他很擔心,人出事了沒什么,可誰來負責項目啊。
“汪社長還是找個人來輔助我吧?!笔捊浝碚f。
總社是專門成立一個特別小組,專門負責歐維的銷量。本來汪社長擔心情況太復習,分成南北兩個小組進行管理。
但蕭經理卻認為,他管理整個銷售部門都沒事,一本書由他親自帶隊,會出什么問題?
哪曾想,歐維能夠如此狂暴。
“前面《借東西的小人》銷量也高,但始終是童話,并且還是寫給小朋友的,不是給大朋友的?!蓖羯玳L說,“所以銷量是有局限的,且局限很大?!?
局限——蕭經理也是能人,只是前面太激動,當前被點破,就反應過來了。
用最日常的情況舉例子,《借東西的小人》看完,那些裝逼犯或真讀書的人,多少人會分享到朋友圈?大多數都不會。
分享小朋友看的童話,總有種缺少逼格的氛圍。
歐維就不會如此。
緊接著,汪社長就安排出版社的骨干,好好把這場大戰打下來。
增添幫手的事情說完,蕭經理還有另一件事。
“我們可以在亞馬遜搞個活動,”蕭經理說,“新青年系列圖書,亞馬遜那邊保證活動有A級推廣。”
“那么代價是什么呢?”汪社長問。
“希望再有一百本親簽。”蕭經理說,“或者顧陸老師的線上訪談?!?
汪社長揉揉眼角,出版社共有一千冊親簽的書,是之前就找顧陸拿的。千冊的數量,也側面反映出,人們對這本書銷量的期待。
畢竟前期準備的親簽數量(不含簽字售書)應該是預估銷量的千分之一。
“我們沒剩下多少親簽了。”汪社長說,“小顧那邊,他有任務要忙——算了吧,亞馬遜在國內完全不是當當的對手?!?
還是決定用優勢兵力,做點其他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