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了,那么開始。 “彈幕里有很多朋友,說我今天直播內容不知所云,”顧陸說,“我只是給各位介紹一遍,一個沒有生活費——嗯這樣說不恰當,應該是一個每月生活費不超過20塊的初中生是如何生活的。” 語氣很淡,但內容卻宛如十萬度炸藥在直播間炸開。 轟! 持著拍攝器材的小路都好像被炸到,手抖了一下,他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反轉。 “生活費20塊?是零花錢二十吧?就是在學校和家里吃飯那種。”有彈幕馬上說。 顧父臉色一白,塵封的回憶涌上心頭,但下一秒就非常憤怒。 “瞎說什么,什么二十塊一天,我雖然回去得少,但我還給他辦了卡的!”顧父怒火飆升,問旁邊的黃寶,“我能不能跟他通話?直接面對面說。” “我在嗶哩嗶哩也發了視頻的,我試試能不能用賬號申請連線。”黃寶說。 而顧陸沒有受到影響,繼續說,“黎老師就知道,我是走讀生。我說的二十塊就是生活費,不是零花錢。” “因為這位父親忙啊,每隔一兩個月才回來一次。每次回來就給了一二十塊,也不會買食材在家里放著。”顧陸說,“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所以我從初中開始就學會了一點點小手段。” 看上去顧陸非常冷靜,實際上他是在陳述腦中原身的經歷。 “初中期間,家長會以及任何活動,甚至包括拍攝畢業照,顧陸的家長也從未來過學校。”黎老師說,“關于這一點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孩子不敢告訴家長,所以我打電話過去,但不是打通了沒人接,就是打不通。” “所以初中三年的家長會,都是他自己給自己開的。”黎老師眼眶有點紅,無論聽幾遍,他還是會忍不住。他繼續說,“并且初中所有需要交錢的活動,顧陸也都沒參加過。” “撿瓶子去換錢?這當然是基操啦,不過性價比不高,因為特別費時間。”顧陸說,“最有性價比的是康復中心做義工,包一頓豐盛的美食。” 彈幕里的問號更多了。 “操!認真的嗎?”“一個月生活費二十塊,又不是九十年代這能吃飽?”“我現在明白了,為什么顧陸看見垃圾桶說,太干凈不方便了,因為全都在垃圾桶里還要翻找……”“這真能活下去?”“我一開始還好奇,為什么他說起沃爾瑪會帶著笑意,我還以為是接了掛廣告”“沃爾瑪試吃最有用的一集”等等太多了。 伴隨著顧陸的話語,彈幕越來越多,多到如果不設置彈幕密度,就看不清。哦對了,顧陸從一開始就關閉了打賞渠道。他沒想要靠原身的苦難撈一筆。 “最幸福的是過年,以及過年前后,因為能吃飽。過完年家里也還是有不少食材能吃。”顧陸說,“個人推薦稀飯配香蕉,很好吃。” 稀飯配香蕉,吃了就竄稀……原身還不愿意承認香蕉壞了,執著地認為是自己肚子著涼了。 “嘀嘀嘀!”小路馬上小聲說,“顧陸老師,一個叫做[顧陸親生父親]的賬號想要鏈接。我看了看對方首頁發布的幾個視頻,應該是本人。” “有當事人來對峙更好。”顧陸直接說,“那就直接接進來。” 直播間十幾萬,現在有可能更多網友,都非常想知道顧陸的話是真是假。 靜靜的等待著父子之間的對峙。 剛剛一接通,顧父就急不可耐的大喊,“我工作忙回來得少,但我明明給你辦了一張銀行卡。每個月會給你打生活費。” 就是說,怎么可能有這么不負責任的父親,部分網友這樣想著。 但以上的念頭剛剛升起,顧陸就拿出了一個單子,“你說的銀行卡是這張吧。這是銀行卡的流水,除了2010年初一開卡時存進去了開卡費,2010年到2012年年末,都沒有打進來任何錢。每個月打生活費?” 銀行卡的流水可以查詢到五年,如果是現在調取,銀行不一定有保存記錄。但這些證據,顧陸是幾年前就準備好的。 謊言被戳破,顧父臉上閃過羞愧、震驚以及惱怒。 他還準備講什么,但顧陸邀請的另一位證人登場了,是張記者,他說,“各位好,我是張韜。2012年前后擔任《先鋒號》報紙的記者,我對小顧老師有過一個專訪。” “就因為專訪內容,我比較好奇小顧是在什么樣的家庭環境下生長的。”張韜說,“所以進行了一些調查走訪。” “我這里有保留當時的一段錄音。”張韜也干凈利落二話沒說的播放,因為好多錢錄制的,設備問題,導致聲音有點失真。 是一道女聲,“你說三樓的那孩子?他家里經常沒人,有一次家里跳閘了。大晚上敲門,請我幫忙看看。我承認當時我態度有點兇了,畢竟大晚上的,但看著孩子可憐,又怕黑,還是幫了。” “為什么我知道經常沒人,因為我是房東,他們的房子房租是月付,所以每個月我都要催房租。大多數時候都只有他在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