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乘勝追擊-《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1/3)頁
“小顧哥,已有七八家圖書經銷商向我們發出來邀請。”姚小駒報來好消息,“并且還有八家報刊發來采訪邀請。”
圖書經銷商和報紙的國籍都是阿美莉卡。
“明白,那就麻煩姚哥了。”顧陸說。
電話那頭的姚小駒就明白了,經銷商全部都拒絕掉,至于報紙采訪——
時間進入了四月下旬,《魔戒》面世一個月,全球熱銷三百多萬冊。算起來,全球每天賣出十萬冊,好像并不夸張?
而這實際已是2021年上半年最夸張的圖書。
也是此時此刻,姚小駒才通過報紙,側面回應為何魔戒不在美利堅銷售。
“顧陸先生從第一本書出版,就大獲成功,所以對于批評就特別在意。”姚小駒唉聲嘆氣,“我們肯定不會歧視美利堅讀者,畢竟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市場之一,誰不想多賣兩本?”
姚小駒說得情真意切,記者們聽著也認為有道理,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正因《芝加哥論壇報》《今日美國》對顧陸的嚴厲批評,才讓顧陸先生決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技能。”姚小駒的回應,實際與上次歐維的回應差不多。
歐維沒掀起多大風浪,甚至有人還繼續對顧方態度進行嘲諷。可《魔戒》就不同了,美利堅是真有很大一部分讀者想看……
這代表什么?代表魔戒在歐洲,在北美都討論出花了,可尼瑪阿美莉卡的讀者死活買不到,催生出一批嗅覺敏銳的代購。
《今日美國》:肖申克的救贖不能成為所有一切的避難所,連載的短篇一部比一部差,這或許才是顧真實水平。他的作品風格可能并不適合歐美讀者。
《芝加哥論壇報》:正如他自己作品中的一夜天才,他那天晚上也獲得了上帝恩賜的靈感。如果不想成為下一個魯熱·利爾先生,那么就好好學習怎么寫吧。
后面華盛頓郵報、雅虎新聞等類似的言論,都被翻了出來。
“越是很困難買到的作品,才越吸引人。若是魔戒真在本土發行,可能壓根沒有這個熱度。”今日美國主編昂科給出這樣的評論。
假設這么一個場景,你在互聯網上瞧見有讀者推薦《魔戒》。你內心有點興趣,準備有機會買吧,但這個有機會約等于不會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