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聊起電影,唐俊就有非常多要說的了。 比方說他小時候比較胖,正所謂一胖毀所有,所以沒經歷過校園愛情。但心思又比較細膩,故此觀察到好多談過戀愛的人,都注意不到的細節。 唐俊在電影中很喜歡用人物站姿表達一個人的情感,喜歡一個人,連站姿都是朝向那個方向的,這是不自覺的,當事人都不會發覺的。 “暗戀是最美的愛情,因為是一個人的事兒。同樣因為是一個人的事兒,它也是最殘酷的。”唐俊這樣說。 顧陸聞言,感覺對方有故事啊。 后面唐俊聊起來自己的風格受到許多外國導演的影響,有蜷川幸雄,有羅伯·萊納。 前面一個霓虹人顧陸沒聽過,但后者顧陸知道,《當哈利遇上莎莉》《怦然心動》《遺愿清單》《搖滾萬歲》等作品,這倒是可以聊聊。 兩人的見面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唐俊拿著劇本,坐上了車。 顧陸的紅旗也停在附近,他看著對方先行開車離去,心里嘀咕,“真是個有原則的導演。也是,有才華的人都有自己的底線。” 不過顧陸還聽過一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唐俊適合拍攝,那么他是朋友中說不定也有適合的導演朋友。 這才是顧陸把劇本給對方的原因。 “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身上,”顧陸決定自己還要找個b計劃。 開車回家。 回家開始一天的工作。 [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只亂飛的麻雀……] 書的創意來源,居然是來自美利堅的一首民歌《老黑奴》,歌詞內容是老黑奴的親人全死了,但他依舊積極面對生活。余華大為感動,所以創作了這部。 嚴格來說,余華這人是有點子反骨的,把感動留給自己,把悲傷給讀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