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由職業(yè)真爽啊,想去什么地方就去。 “不對,前提不是自由職業(yè),是我有錢。” 顧陸糾正自己心里所想,被《活著》治愈到的他在國內(nèi)旅游。目的地是九寨溝。 “汪社長,書已發(fā)到郵箱里,我外出旅游,可能接聽電話不及時。”顧陸到地方發(fā)了這么一個信息。 提前告知了朋友,特別是周琳,說了有事用其他方式聯(lián)系,表面上來看咕嚕大王是想不被工作打擾,安安心心度假,實際…… 距離九寨溝幾千里的新青年出版總社,汪社長一早早就回家了,今天家里有點特殊的事兒。為此他還特意在超市轉(zhuǎn)了一圈。 瞧見顧陸消息時,手上已提了一袋子食材回家。 到家之后,汪社長想著先看看,再處理這些食材,下載附件《活著》,網(wǎng)速很快,咻的一下。 剛開始,汪社長的眼神非常期待。畢竟顧陸的新作,怎可能不期待! “還真是七八十年代,陳教授還真說對了。”簡社長有點小驚訝。 以第一人稱寫作。 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各有優(yōu)點,也有敘事的缺陷。第一人稱是最具有代入感的敘述……《活著》必須是“我”。 不得不說,余華還真貼心呢。張藝謀改編成電影版也貼心,沒那么虐。 從:“少奶奶,老爺像是熟了”開始,汪社長意識到有點不對。 果子熟了,就可以摘了,人熟了就是死亡。 緊接著娘死了。 戰(zhàn)場上老全死了。 家珍(妻子)死了、鳳霞死了,女婿(二喜)也死了。 兒子有慶死了,外孫(苦根)死了…… 認(rèn)真來說,汪社長是見多識廣,但再見多識廣,你也不能這樣玩啊! 幾年前他看《獻(xiàn)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只是眼淚婆娑,現(xiàn)在—— 汪社長完全忘記要處理食材的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