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下互聯網時代,走紅的方法太多。 大多數用戶都是發視頻譴責,還有人發布自己書是濕漉漉的,內心是已老實,求顧陸放過。 抖音嘛,肯定就不乏另一個人群,擦邊博主!比如……不推薦擦邊博主了,以免營養不足。 TA們,拿著《活著》,男的借讀書露胸,女的把書放腿上。怎么說呢,活著是真的紅,因為熱度都招來擦邊主播了。 第一批看書的也不光只有讀者,肯定也有業內人士,畢竟顧陸在國內雖然沒獲得什么文學獎項,但知名度是一點也不低。 十年前余心姚是國內第一文學評論家,十年后余心姚仍舊是,只不過他發言變少了。 但是《活著》的評價,余心姚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受。 [很高興能夠看到顧陸認真的撰寫一部長篇嚴肅文學,他在人民文學上發布的短篇,能夠展現他的文學功底。 顧陸這次用的筆鋒是公正而善良的。……] 有時看文學評論家的評價,就真的很無助。不少人瞧見這一幕,很想按住余心姚的腦袋,讓他好好看看書籍內容。 但余心姚覺得自己評價很合理。 公正好理解,因為文筆就很冷酷,沒有刻意渲染悲劇場景。 如同大慶的死亡,沒描寫尸體是什么樣子,只是寫福貴背著大慶尸體,感受到大慶臉貼在自己脖子上是濕濕的。 僅此就能讓讀者聯想,大慶被活活抽血抽死,是不是很疼啊,死前是不是害怕得哭了?還是想爸爸哭了…… 難怪,很多作家追求冷酷的筆調,因為只有夠冷酷,描述才夠客觀,才更能引起讀者的聯想。 [為何開篇要以收集鄉間民歌的人,碰到福貴,并且聽其講述自身故事為伊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