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想知道,威可多先生,諷刺內(nèi)容能夠接受多大尺度的……玩笑。”顧陸感覺自己還是要在電話里先說清楚。 “先生,你知道蕭伯納的《蘋果車(The Apple Cart)》嗎?”威可多說,“一部政治諷刺喜劇,改編成了電影,也是改編成了電視劇。” 言下之意,連蕭伯在蘋果車里的諷刺都能承受,更何況其他。 蕭伯納是一位杰出的劇作家,《華倫夫人的職業(yè)》《賣花女》是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作品,可在諷刺一途……這位仁兄擅長的,是直抒胸臆的抨擊。 “那尺度還能比《蘋果車》大一點嗎?”顧陸有看過,所以對比了一下,再次詢問。 這一問讓電話那頭的威可多差點笑出聲。騷瑞,先生,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但是受過專業(yè)訓(xùn)練的他忍住了。 “蘋果車這個標題來自于我們大嚶的諺語弄翻蘋果車(upset the applecart),含義是打破一個機密的計劃。”威可多感覺對方是壓根沒拜讀過,所以出言講述,“國王馬格納斯不想成為傀儡,所以暗中操縱媒體,干預(yù)民選內(nèi)閣,甚至最后退位,從國王變成平民選首相,想要走到臺前。蕭伯納先生是愛爾蘭人,他這樣寫大嚶我們都能夠接受。所以,先生相信我,我們對文化接納的寬容度非常強大。” “威可多先生,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顧陸說,“剛才我有錄音,威可多先生不介意我將這句話錄音吧?這樣我的創(chuàng)作會更有安全感。” “……”華夏人這么膽小嗎?威可多說,“當然,先生,你放心創(chuàng)作,你是大臣邀請創(chuàng)作的。” 接下來,顧陸又問了些問題,才掛斷電話。 謹慎點總沒錯。 倒不是顧陸擔心自己出問題,而是為創(chuàng)作留下伏筆。 [大嚶的外交目標500年來沒有變過:創(chuàng)造一個分裂的歐洲。因此,我們聯(lián)荷蘭制西班牙,聯(lián)德國制法國,聯(lián)法國和意大利制德國,聯(lián)法國制德國和意大利,分而制之。一貫效果很好,為什么要改變?……] 顧陸噼里啪啦地打字,這一周他閉門不出,已寫出《是,大臣》五萬多字,這還是沒有專心致志的,有一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其他事上。 速度很快了,簡直是先天碼字圣體。 大嚶的聰明人不少,很多人是完全知道自己國家在做什么的,所以可以那么一針見血地諷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