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朋友費-《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2/3)頁
怪力少女逛街,真的就是以逛為主,很少消費。即便有喜歡的,也會回去網購。
[憑借《活著》的購買證明,可以免費領取一包紙巾]兩人在商場里的屈臣氏,瞧見了這么一個宣傳標語。
屈臣氏的服務員還這樣說,“活著雖然治愈,但容易勾起眼淚。我們屈臣氏關愛眼淚,更關心你。“
“哈哈哈活著害人不淺,這屈臣氏有給廣告費嗎?”周琳好奇問。
“這種送紙巾,需要給廣告費嗎?”顧陸好奇。
“當然需要,屈臣氏就是借了《活著》的人氣。即便十個人進店,八個人臉皮夠厚一點東西都不買,可只要有兩個人——哦不,一個人消費都是值的,紙巾的成本太低了。”周琳說,“算起來獲客成本低到不能再低,這都是《活著》帶來的。”
聽這一分析……對啊,獲得了如此大的好處,憑什么不給廣告費,顧陸想明白了。
“機智,我一會打電話問問。”顧陸說。
無論屈臣氏有沒有給廣告費,都證明一件事,書真火!
《活著》上市兩周,形成了龐大的風潮。簡單說就是出圈了。
許多不看書的人都能嘀咕兩句,“我就不喜歡這種書,感覺很虐。”“活著和四大名捕一樣有虐女情節,女性角色都很慘,我就不喜歡,感覺顧陸厭女啊!”“對對對難怪看的時候感覺別扭,原來是這樣,只有女性角色慘”……
討論的很多人其實都沒看過,也是很正常的。因為討論的圈層大了,什么人都會有,招來詆毀才正常,外國機構養的狗,是男是女不好說,甚至是不是人都不一定。面對這樣的作品,是個點都要發散攻擊一下。
一直不接受采訪的顧陸,感覺在家里休(duo)息(cang)也差不多,就接受了一個專訪。
規格也是十分高的,直接上主編。
“顧陸老師,請問您走上文學之路,是受誰的影響最重?”《人民文學》的康主編提問。
“與其說受到某位作家的影響,不如說我是受到了初中老師黎日耀老師的引導。我最懷戀的是以前從黎老師那里借來一本本書,第二天在辦公室和黎老師討論的時候。當年我還年輕,很多書籍內容我看不明白,甚至文章的精彩之處我也不明白。”
好老師了,康主任感覺這位黎老師能成為21世紀華夏十大名師!
“如果不是黎老師講解,我不會知道《邊城》開篇如此的好,我自己讀著很一般。正是這些書,激發了我對文學的幻想,也是因為我看的都是經典作品,拔高了我對作品的審美。對于作家,經典作品就是老師。”
沈從文的《邊城》?康主編想了想,確實是,可以稱得上華夏現代中最具有畫面感的開篇。
能夠與之對應的要數《雪國》了,不過邊城更具有土壤氣息。
“那您文學創作順利嗎?有沒有未能發表的作品?”康主編一直稱呼您啊您的,顧陸有點不習慣,但前者堅持要這樣稱呼,說是為了展現采訪的正式。
畢竟要采訪內容是要發刊的。
“我在初中時期吧,很年輕,那會就簽約了《青年文摘》和《歲月推理》,成為專職作家。主要一直創作,稿費是比較穩定的,所以除了開始階段,創作都沒壓力,所以應該是挺順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