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我很抱歉-《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1/3)頁
《松子的一生》在霓虹上市的第三天,朝日新聞的頭版頭條引爆了整個島國。
標題題目是《二十五歲女子為何深夜“道歉”。》
[本國人喜歡道歉,根據紀錄片《AC》的調查數據。霓虹人每人每天會說7.5次道歉話語,遠高于歐洲3.2次的水準。
那么,為什么霓虹人如此喜歡道歉呢?]
BBC真喜歡拍攝有關霓虹的紀錄片,像是《霓虹退休大潮》《別和霓虹人談性》《霓虹之恥》,批評向居多,文章提及的AC亦是,全名:Apologize craftsman(道歉工匠)。
[因為道歉是最經濟實惠,同時也是最符合冷漠社會的方案。通過“對不起”“抱歉”“十分抱歉”,能夠有效避免糾紛,甚至避免經濟損失。
舉個例子,在霓虹餐廳,若是不慎摔碎了勺子碟盤,若能在服務員進行道歉之前先行道歉,那么很有可能,你將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故此,霓虹人頻繁使用的兩個原因之一,正是這個手段只需要口頭表達,無需要任何實質性付出。
正是在霓虹“道歉經濟”大行其道的氛圍之下,“霓虹人的道歉被異化”,多數外國人認為霓虹人的道歉——僅表示自我反省,并不意味著承擔賠償責任。]
頭版頭條從日語翻譯成中文有點磕巴,因為顧陸本身日語水平也沒多厲害。只能說,接觸太多霓虹翻譯,會一點。
“這朝日新聞什么習慣,二十五歲女子在什么地方?”顧陸是被白潮出版社叫來看的,據說引起的轟動比地震還夸張。
繼續看下去,省略中間對霓虹人的一些分析,終于看到關鍵信息。
[第一個原因占據了一大部分原因,那么第二部分正是來自直擊民族性深處: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地震頻發、多災多難的生長環境,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失落三十年,讓90年代往后的霓虹人具有強大的自卑,即出生就是錯誤。
筱如奈奈子對四名暴走族少年喊出這句話時,正是來自這個心理……]
發生在前天,《松子的一生》面世當晚的事,四個暴走族報警。
警察趕到現場,發現書店店員筱如奈奈子暈了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