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指肚拂過書上的那一排字[鳴謝喬治威可多先生],好像是觸碰到了女神的手,威可多有點臉紅。 “怎么會有鄉巴佬認為顧陸先生是在刻意抹黑威茅斯呢?”威可多這個威茅斯人絕不答應這個說法。 你看看,華夏作家多么尊敬他,排版后面甚至特意加上了“先生”。 一個美妙的誤會。在鳴謝的人名后面加上先生,是大嚶出版社的人做的。 說是全世界一個村,但即便是互聯網時代,新聞傳播也很慢。好比歐美,有什么新書發售,不會有人關注,哪怕這人是顧陸。 除非你花錢做宣傳,或是要其他,否則國內熱搜已被國內的新聞占滿了,壓根沒位置。 當然,國內也有人關注這本書——汪社長。 他想出版《情書》,又想出版大嚶的新作。顧陸的書,出版就是賺到。 “蕭經理,你認為我們是要拿下情書,還是Yes, Minister?”汪社長問。有最大的攔路虎簡社長在,想要兩本書都在總社出版,基本不可能。 一本書還有把握。兩者都有缺點,前者顧陸個人不愿意寫文字版,但授權給其他作家。后者是寫大嚶政壇的故事,汪社長目前沒看到作品,聽起來國內好像不會吃香。 “我個人認為情書——”蕭經理頓了頓,“有電影的熱度,即便不是顧老師本人創作,肯定也會熱銷。但這個熱銷只是小熱銷。會伴隨著電影加持散去而散去。” “但《是,大臣》的話……我認為哪怕國內讀者對這個題材不感興趣,可顧老師新作的含金量,也會大熱銷。” 關鍵是蕭經理好宣傳啊,他拿出了一個報告。 “我們可以以這個點宣傳。” 汪社長接過對方的報告——什么東西,一本書引起的示威游行? 沒頭沒尾的,什么東西。 “太夸張反而會引發反感,”汪社長皺眉,“況且小顧也不喜歡這種夸張虛假的宣傳方式。上次《活著》的宣傳方式已經是屬于底線了。” 蕭經理愣住了,什么虛假,哥們說的大實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