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己現在也算是一家之主,一舉一動,一喜一怒,都會給府上自己周圍人帶來壓力和影響了。 “金釧兒,來。” 金釧兒乖覺地過來靠在馮紫英腳下替馮紫英捶腿。 ”云裳也過來,替爺揉揉肩。“ 這年頭,能排解壓力和煩惱的辦法無外乎就是那幾種,當馮紫英探手解開金釧兒繡襖扣襻,伸入那火熱的里衣中時,馮紫英只感覺自己肩頭雙手一僵,而匍匐在自己腿上的金釧兒呼吸也頓時急促起來。 軟玉溫香,撲鼻盈胸。 …… ******** 十二月初六,大吉大利,宜嫁娶。 從前幾日起,來自各地的客人和朋友便已經陸續到馮家道喜。 馮唐沒法回來,只能嘆息了。 無論是青檀書院的同學,還是像楊嗣昌、侯氏兄弟、黃尊素這種后來認識熟悉的朋友,都親自到府上道賀。 馮紫英也是第一次這種經歷,很多都是懵然無知,好在這京師城中有的是專門吃這碗飯的人,特別是為城中官宦士紳辦理全套儀式流程,只要肯花錢,一切都能替你安排得妥妥帖帖,從結親到辦酒坐席,再到各式應酬待客,總歸是一套套規矩有人提醒,馮紫英便是當個牽線木偶,按照要求來就行了。 客人們來得很多,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來者是客,無論遠近貴賤。 當然素無瓜葛者一般說來也不會來,但也不排除一些想要借機搭上線的人要來走這一遭。 所以當馮紫英看到陸續到來的來自山陜、揚州、龍游、安福、徽州、湖廣、廣東等地商賈們的拜帖禮貼送到時,他也忍不住頭疼。 哪怕是再苛刻的御史也不會在這等事情上糾纏不放,但是馮紫英還是很不喜歡在這上邊欠誰的情,只不過這種事情卻是由不得他。 方有度樂呵呵地陪著馮紫英站著。 來往客人分成了幾撥,像官場上的上司同僚,主要是練國事、楊嗣昌幫著接待,書院同學、同年都是由鄭崇儉、王應熊和吳甡三人幫著張羅,而來自各地商賈這是趕回來的段喜貴和汪文言來負責接待,而來自武勛家族這邊的則是賈璉、韓奇和衛若蘭三人應付,親戚朋友則是馮壽來安排,這樣一來,各自都有熟悉的人手應對,也要輕松許多。 方有度算是幫著馮紫英應對各種臨時事情。 “紫英,我聽我那位老岳父說徽州那邊的商賈都來了不少,而且他還看到洞庭翁許兩家也來人了,晉商十八家也來了,你這婚事簡直成了咱們大周商幫聚會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