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戊字卷 第九十四節 《今日新聞》,蓬勃發展-《數風流人物》


    第(3/3)頁

    馮紫英沒想到曹煜居然還把王象春都給請來評論這些新詩詞,這倒是讓他有些意外,不過王象春的確在永隆五年這一科進士中以詩才著稱,他當然不會干預這些事情,只要曹煜能想得到的辦法,有利于《每日新聞》的發展,他都會支持。

    一句話,《每日新聞》這個新生事物剛剛破土而出,看起來前景無比光明美好,但實際上卻也一樣面臨著各種問題和困難。

    哪怕是在不考慮盈利的情況下,由于這個新生事物京師城中的上下民眾都不了解,而能夠參與這個新生事物的人才更是極端缺乏,饒是曹煜已經想盡了辦法,但是仍然面臨著各種捉襟見肘的難題。

    “我大概明白了子翼你說的這些難題,不過這也很好,起碼我們知道了我們哪些方面存在難處,如何來克服,無外乎就是銀子和人的問題,銀子我們暫時不需要考慮,海通銀莊,包括大觀樓、燕子樓、繞梁閣、豐潤祥、海東皮貨行、江南布莊這些大商家不是都有意要來通過《今日新聞》來擴大影響力么?所以盈利問題其實不大,關鍵在于如何實現這份報刊在內容上的良性提升,這就需要大量能寫會做的人,……”

    馮紫英其實也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青檀書院雖然秋闈春闈的成績都非常出色,但是不得不說,即便是青檀書院,秋闈中被淘汰的學子仍然占絕大部分,春闈就更不必說。

    當然過了舉人關的士人自然不可能擔心生計問題,但是那些秋闈屢屢不過的學子卻不可勝數,苦讀三年秋闈不過,甚至苦讀幾科都不過的都一樣比比皆是,到最后還是得黯然回鄉尋找諸如西席、幕僚、食客這樣的生計,回鄉教授族學、私塾者更多。

    很多人其實并不愿意離開已經在這里生活多年的京師城,但是京師大,居不易,尤其是還要養活一家人,那就更不易了,所以如果能夠為這些屢考不中已經喪失了斗志的學子們提供一條生計,那無疑是極受歡迎的,同時也能讓書院那邊松一口氣。

    畢竟那些多年屢考不中,年齡也老大不小的秀才們一直呆在書院不可能,但是他們又不太愿意回鄉,給他們這樣一條出路,也算是書院做到仁至義盡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