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八十四節 風漸起-《數風流人物》
第(3/3)頁
東虜依然在厲兵秣馬,而且因為烏拉部雖然未被徹底殲滅,但是實力大減,已經無力制約建州女真向北面和東面的東海女真的滲透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忍不住站起身來把輿圖掀開,永隆帝戴起了從西夷進貢來的老花鏡,仔細地在輿圖上查尋著最新的輿圖。
據說這是結合了遼東方面最新對東北之地的探尋描繪出來的輿圖,最北面和東面臨近的鯨海已經被標注出來了,但是兵部職方司也說,這些只能是一些概略圖,具體情形現在還無從得知。
看著輿圖上北面散亂的部落名稱,永隆帝也知道那就是散居的東海女真,分布區域很寬泛,人口數量卻不散多,但這些被南面女真諸部都稱之為野人的東海女真民風彪悍,乃是最好的獵手戰士,一旦被建州女真所吞并,其實力又要更長一截。
難怪馮唐始終念念不忘,要求登萊方面盡快啟動繞過朝鮮經蝦夷地前往東海女真臨海地區的航線探索,以求能通過海上航線與東海女真聯絡上,搶先把東海女真諸部抓在大周手中,這樣就能對建州女真形成夾擊之勢。
哪怕東海女真不能為大周所用,但只要能讓他們不倒向東虜,那也算是釜底抽薪,助己方一臂之力了。
登萊這邊讓永隆帝很不滿意,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王子騰一直全力以赴打造登萊軍,一直到開年才開始分潤給了水師艦隊一些,導致水師艦隊的建設進展緩慢,而碼頭、船廠的進度更慢,張弛和都察院去了一趟情況略有好轉,但還需要時間。
放下輿圖,又隨手拿起一份奏折。
戶部并長蘆都轉運鹽使司的,永隆帝皺起眉頭。
兩淮鹽課父皇至今沒有態度,他也不好去多問,但其他幾地鹽課卻是戶部重頭,雖然海稅開征,市舶司建了起來,但是最穩當的仍然是鹽課銀子,比起田賦來,鹽課的穩定性更讓人心安。
鄭繼芝的奏折中稱長蘆鹽課持續下降,一是鹽場產量不足,二是私鹽泛濫,要求地方上要加強對私鹽的管控,尤其是北直諸府和遼東,并攻訐都察院在鹽課監督上不力。
微微皺眉,永隆帝提筆欲寫,但是最終還是放下筆,內閣意見很嚴厲,要求各地要嚴厲查處,但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了,這里邊肯定有什么隱情,還得問一問。
嘆了一口氣,正待拿起另一份奏折,卻聽得書房外有腳步聲,“陛下,薊鎮急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