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我來介紹一下,懷玉兄,這一位是我兄弟,左良玉,字昆山,你可以叫他昆山,他是遼東軍拔山營二部把總,此番與另外一位同僚也是來增援我們永平的,并且還為我們永平府訓(xùn)練了數(shù)千民壯,……” 三人一陣見禮,相互寒暄。 左良玉也沒想到登萊水師會派出水兵營,而且還來得如此之快,比山海關(guān)和葉赫部的兵馬都更先到,這就成了越遠(yuǎn)的越先到。 正談?wù)撻g,又有人來報。 馮紫英一問,卻是斥候送回來的消息。 “內(nèi)喀爾喀諸部和科爾沁人共計五萬余人,已經(jīng)越過青龍河,抵達(dá)了三岔口一帶集結(jié),……” 馮紫英把消息告知二人,心中也是熱血沸騰,終于要來了,比自己預(yù)料的還要多一些。 很快有部下送來輿圖,馮紫英索性就在城墻上展開,將三岔口所處位置指給二人看。 三岔口位于青龍河?xùn)|岸,距離邊墻只有一日路程,如果沿著青龍河南下,便是著名關(guān)隘桃林口,而往西就是冷口。 “這么看來蒙古人可能要從桃林口一帶突破?”侯承祖皺著眉頭,“不知道薊鎮(zhèn)在這一線有多少兵力配置?” 馮紫英和左良玉相顧苦笑,“恐怕也就只有小股斥候部隊了,主力都在百里開外?!? “那如何是好?”侯承祖一愣,他不知道這里邊的貓膩。 “懷玉兄,稍安勿躁,等我將這邊情況與你介紹,你便知道我們這一戰(zhàn)要如何打了?!? 馮紫英便將當(dāng)下薊鎮(zhèn)方面的難處和布置,以及永平府目前的格局一一作了介紹,侯承祖聽得也是變色,良久方才沉聲道:“沒想到局面如此惡劣,不過這卻正是我等武人建功立業(yè)之時?!? 馮紫英一愣,左良玉卻是大感振奮,頗有同感,忍不住道:“懷玉兄此言正合我意,此番大戰(zhàn),小弟便欲借這遷安城立威,讓蒙古人明白,我大周不可侮,便是幾千民壯,也能讓其頭破血流,鎩羽而歸!” 侯承祖也是朗聲大笑:“昆山之意正合我心,正好借此一戰(zhàn),讓我等成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