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據臣所知,整個北地今年旱情極其嚴重,我不知道其他省和府州情況如何,順天府算是好的,但是因為旱情,夏收減產在四成以上,秋季情況可能更糟糕,而臣也從其他渠道了解到保定府的易州情況很糟糕,減產可能在八成以上,甚至絕收,秋季情況差不多,窺斑見豹,易州如此,臣不知道像真定府、河間府和大名府這些地方如何,山東山西陜西情況如何,如果情況都像臣擔心的那樣,那民間人心民意肯定動蕩不安,而山東境內運河里程長,運河沿岸又是經濟最發達地區,為了不至于餓死,這些人極有可能鋌而走險,而運河就是他們最好的獵場,如果再有之前我們提到的這些情況,那少許一個火星子可能就會引發京師城中的動蕩。“ 這番話馮紫英說得稍微委婉一些,但是永隆帝卻秒懂。 山東這邊如果大旱,那流民便是最大隱患,而且還有白蓮教在其中興風作浪,運河被中斷是完全可能的,那馮紫英預料的那種情形就有可能發生,朝廷卻又經得起幾番折騰? “另外,江南如果心懷叵測者在里邊煽風點火,操弄民意,導致商人罷市,船運力夫、船工罷工,這也并非不可能,甚至情況更嚴重,……”馮紫英頓了一頓,“屆時就算是朝廷果斷處置,只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處置得下來的,這里邊稍有波折,京師便會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只怕也會引來民變。” 京師民變很危險,因為這里邊相當一部分百姓就是京營士卒的家眷親屬,他們在這一次京營清洗中有相當人都被裁汰,本來就對朝廷充滿了恨意不滿,如果再遇上這種事情,肯定會成為導火索,而這些人也會成為其中滋事的主力軍。 說到這個份兒上,永隆帝還不明白馮紫英暗指的是誰,那他就真不配坐這個位置了,眼睛瞇縫起來,但是目光卻越發犀利,點了點頭,“馮卿一心為國,朕知曉了,不過江南些許鼓噪,不值一提,沒有人會拿滅族之罪來冒這個險,因為他們知道根本沒有機會,……” 見馮紫英不語,永隆帝意態閑適又充滿自信,“難道馮卿對邊軍沒有信心?還是對朕沒有信心?” “臣不敢,臣只是……”馮紫英嘆了一口氣,的確,這種可能性比較小,雖然湯賓尹他們跳得很歡,但是更多的還是以此向朝廷和皇上施壓,以換取朝廷更多的妥協和讓步罷了,但總有意外,萬一呢? “朕明白馮卿苦心,好了,馮卿的請求朕允了,提前消除通倉禍患也是好事,朕會給神機營下旨,……”永隆帝心情不錯,也許是覺得馮紫英這般苦心孤詣地操勞國事,對自己赤膽忠心,甚是欣慰,“馮卿好好干,朕很看好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