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目前來看,京通二倉存糧原本應該在二百萬石左右,但是如果嚴格清理核實,只怕現存不到一百萬石,也就是說,這么一二十年來有大概一百萬石糧食被這些蛀蟲內外勾結給吞沒了。 這都是沒有辦法核銷擺在暗地賬面上的,這么多年里,這些人當然不會只有這一樣招數,像蟲咬、失火、除濕這些湮沒消耗掉的又是一大塊,這不過這一塊現在還沒有足夠證據,需要接下來慢慢細查,相互對照映證口供,結合賬目,才能查清楚。 這一塊馮紫英相信數額不會笑,想想也是,這一二十年里,每年漕糧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師以支應京師官民和向九邊轉運軍糧,一年豈會只有幾萬石糧食的落入這些人嘴里,尤其是在元熙年間和永隆初年的時候,最是寬縱,更是給了這些人可乘之機。 現任通倉大使和副使都是永隆七年才走馬上任的,前一任通倉官員是永隆二年上任,永隆七年離任,再往前推一任,干得最是長久,是元熙三十三年上任的,這位周姓通倉大使在任上干了十一年,雖然是捐官出身,但是卻和時任戶部尚書鄭繼芝關系密切,而且也是同為湖廣鄉黨。 目前龍禁尉的人已經牢牢鎖定了此人,但是因為涉及到十多年前的案情,許多證據還未能落實,需要在昨晚抓捕的人員中加以審訊核實才能動手,而這應該是此案中最大的肥羊。 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為此人雖然已經致仕,但是其長子是江寧知縣,舉人出身,次子是吏部給事中,更是元熙三十六年的進士,其姻親更是前任大理寺丞。 除了這位周天寶周大使外,接替他出任通倉大使的梅襄大使,也是一個不簡單人物。 同樣是捐官,梅襄也是湖廣人,據說還能和麻城梅家扯上一些關系,此人不但官運亨通,現在已經升任廣平府推官,當然這里邊也有一些瓜葛,那就是梅襄也是黃州府羅田人,算起來是宮中梅貴妃的遠房堂兄,也就是是說,連現在正得勢的祿王也要喊一聲這位梅大使叔父。 此人據了解倒不是很貪,但是坐在這個位置上,若是不往腰包里撈個夠,那也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你不想撈,下邊人也不能答應,你不撈,我們怎么辦?我們能放心么? 梅襄現在在廣平府擔任推官,估計尚未得到這邊的消息,不過等到他得到消息時,也無濟于事了,這倉大使副使走馬觀花一般的換,但是內里的吏員卻是鐵打的營盤,幾乎沒有多少換人,甚至換了也是子承父業,這已經形成了一個慣例。 而在這抓捕的三十多人中,官員不到十人,而吏員卻高達十八人,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來,這里邊的貓膩有多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