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八十九節 輿論先行-《數風流人物》
第(1/3)頁
曹煜趕到鐵網山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日凌晨了。
馮紫英得知幾位內閣閣老們都還在趕往這里的路上,而曹煜因為是得到自己派人過去的通知就往這邊趕,所以時間上稍微快一些。
“子翼,你辛苦了。”馮紫英招呼曹煜坐下,“但事出緊急,也只能辛苦你了,我和你交代完,你還得要立即趕回去,最遲明日《今日新聞》就要見報。”
曹煜有些緊張地點點頭。
他已經知曉了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卻不知道馮紫英要交代自己做什么,難道今日新聞還敢看在皇上遇刺的消息?那肯定要招來禍端,馮大人也不至于這么魯莽草率才是。
馮紫英示意曹煜先喝一口茶潤潤喉,自己也要考慮如何來交待這樁事兒。。
來自義忠親王的威脅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宣府軍的突進,如果京營和薊鎮軍抵擋不住,被其一舉控制了京師城防務,那自然不必說,就成了第二個“靖難之役”了,大家就洗洗睡就好;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大義上的爭奪,如果義忠親王獲得了朝中文臣們的支持,那么在永隆帝無法醒過來的情況下,他也可以監國,然后順理成章地登基。
前者馮紫英作了他能做的,但是后者,馮紫英覺得還可以努力一番。
朝中文臣的態度很關鍵,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根本馮紫英的觀察,士林文臣們都是支持永隆帝的, 但永隆帝現在昏迷不醒, 甚至可能再也醒不過來,那么這些人態度會不會有變化?
北地士人態度不會變化, 義忠親王傾向于江南士人讓他們無法接受,那么朝中的江南士林文臣呢?比如葉方李三位閣老,又比如高攀龍、黃汝良、顧秉謙這些官居尚書的江南主流中堅士人?
馮紫英覺得也許這些人表面上態度不會有變,畢竟他們都是永隆帝器重的文臣, 在永隆帝手上一力提拔起來, 這個時候就陡然轉向,很容易引來天下士人的非議,這對于重視聲譽的他們來說不會不在意。
但是人都是現實的,在永隆帝無法醒來, 而其幾個兒子的表現都讓人擔心的情形下, 尤其是如果義忠親王又主動拋出橄欖枝的情形下,這些江南士人出身的文臣會不會改變態度呢?
馮紫英以為這恐怕很難說,也許有的人會,有的人不會, 不一而終, 但只要有一部分改變態度,那就相當危險了。
這些文臣一旦改變態度,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營造輿論為自己辯駁洗白,而以他們的能量, 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