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義忠親王下一步也許就直接臨朝了,這里還在談立儲監國,這不是笑話是什么? 在來之前,內閣三公也還幻想過皇帝遇刺不過是一個孤立事件,但是當聽聞宣府軍已經占領了龍虎臺并兵進昌平之后,這個幻想就破滅了,也幸虧尤世功大軍搶先出擊和忠惠王出人意料的率京營搶占鞏華城,才保留了最后一絲希望。 如果能在鞏華城一線阻擊擋住宣府軍,那么局面還有挽回的余地,一旦宣府軍突破京營和薊鎮軍的防線,兵臨京師城下,局面就再無挽轉余地了。 都是明白人,都很清楚,要在鞏華城擋住宣府軍的可能性很小,京營那邊不用說,那點兒力量和宣府精銳對抗,看看三屯營一戰都被一幫內喀爾喀人打得落花流水,現在對上實力強得多的宣府軍,而且兵力還對比懸殊,有機會么? 尤世功從順義趕過去,來得及么? 也許現在該是考慮如何體面地轉向了,在座諸公中不無浮出這種念頭之人。 京營和薊鎮軍的抵擋也許能為朝廷贏得幾分尊敬和體面,但最終結果似乎很難改變。 宣府大軍如果真的席卷而來,薊鎮軍抵擋不住的。 馮紫英也敏銳地覺察到了殿中氣氛的變化,方從哲這個人也許本來無此意,但是他之前絮絮叨叨說半天現在毫無意義的皇帝遇刺的調查情況,然后說己方的應對措施時居然是一副頗感僥幸的味道,這讓馮紫英簡直無語。 這種姿態擺明了就是不看好能抵擋得住義忠親王的攻勢,如此悲觀的態度,換個別人倒也罷了,你是內閣次輔,葉向高不在,你就是這群人的主心骨,怎么卻如此軟骨頭,難道就不知道真要讓義忠親王上了臺,最先清理的就該是你們這幫朝中江南士人么? 義忠親王稍微聰明一點都知道北地士人和湖廣士人他再怎么不待見也需要一些人來裝點門面,平衡各方,唯獨江南士人,南京那邊一幫人都等得脖子都伸長了。 殿中氣氛越發詭異,馮紫英本不想這么早出頭露面,但是齊師好像在想什么,李廷機呆若木雞,其他人更是心事重重,都不愿意開口,自己不來打破這種僵局,也許再拖下去,大家就越發覺得局面不堪,甚至就要躺平了。 “諸公,學生倒是覺得這局面并沒有那么糟糕,宣府軍也非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它們內部一樣有問題,它的背后還有山西鎮和大同鎮,我相信朝廷應該有所布置才是,至于說牛繼宗雖然是宣大總督,但他實際能控制的也就是宣府軍,甚至宣府軍他也控制不完,……” 馮紫英知道自己必須出面給這幫人裝裝逼打打氣了,否則一旦這些人心態崩了,自己便是由通天本事,也無濟于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