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一百節 喘息期-《數風流人物》
第(2/3)頁
他知道守住榆河防線很關鍵,但是如果全軍去守榆河石橋,這鞏華城怎么辦,誰來守?但如果不全數壓上去, 本來兵力就不足, 張丁元憑借對方不了解情況贏了一仗,一旦宣府軍反應過來,浮橋、船運和強行沖鋒石橋這幾線同時出擊,張丁元那點兒人馬根本頂不住。
趙克明部如果能和自己同時到達自己就可以把鞏華城交給他, 自己親上榆河防線, 再不濟,也能緩步退守鞏華城。
“還有十里地, 他們的騎兵前鋒已經只有三里地就到了。”親兵應答道:“大人, 他們也算是走得很快了,估計到了之后就得要休息,根本沒法打仗。”
“哼, 我也沒指望他們能立即上戰場。”賀虎臣很清楚趙克明部的戰斗力,在京營里邊算是過得去, 但是真正上了戰場, 那就很難說了, 守城也許勉強能一用,讓他們野戰, 那就是要命了。
估計還得要一個時辰才能全數抵達鞏華城,還得要給他們一個時辰來慢慢調整恢復, 想到這里賀虎臣也是無奈。
趙克明部都還算不錯的了, 現在五軍營中其他幾部比趙克明部還不如, 賀虎臣也是從老京營出來的,很清楚這些京營兵的做派,所以他也是盡可能用遼東兵為軍官團隊,選永平民壯作為基干力量,只有不足才從原來的老京營中選取良家子來補充。
“吉昌,你留一部長矛兵和后勤部,等到趙克明部一到, 命令他接管鞏華城防務,同時將他們的騎兵全數給我調過來。”劉吉昌是賀虎臣的副手, 他是遼東兵出身,也是左良玉推薦給賀虎臣的,賀虎臣對其很信任。
趙克明部不是火器部隊, 目前整個京營中完全按照火器營模式組建起來的新軍只有賀虎臣和楊肇基部,這也是當初為什么忠惠王一力想要把這二部拿過來置入五軍營的原因,當然錢國忠也不傻, 所以最終才是賀虎臣部歸五軍營,楊肇基部留在了神機營。
趙克明部傳統的京營組成模式,三千人中長槍兵和刀盾兵各有四部一千二百人,另外是三百弓箭手和三百騎兵,訓練還算過得去,賀虎臣看不上其他,但是三百騎兵卻是要拿過來的。
一旦宣府軍要打算通過船運過河,這些騎兵還是能發揮一些作用的,至少能起到延阻狙殺的作用。
“大人,還是穩妥一些好,我們刀盾兵不足,單靠長矛隊,宣府軍騎軍騎射兇悍,被他們突破我們損失會很大,不如再抽調六百刀盾兵作為準備。”劉吉昌建議。
賀虎臣明白劉吉昌的意思,榆河一戰是肯定守不住,最后還得要撤回來,但是一旦敵軍突破,就需要一支力量來掩護后撤。
掩護后撤必定會損失不小,長矛隊不合用,刀盾兵才是最合適的,但恰恰自己所部沒有刀盾兵,而趙克明的刀盾兵就是最好的肉盾。
賀虎臣遲疑了一下,但是想到自己所部長矛隊訓練不易,日后還要發揮大作用,趙克明部的刀盾兵的確更適合掩護后撤,便點頭同意了。
不過他還是叮囑劉吉昌:“吉昌,和趙克明說清楚,只要守住鞏華城就是成功,我部在外邊的接戰情況不需要他接應,他只管守好城,我部會自己返回。”
劉吉昌微微驚詫,他沒想到自己這位主將確實如此有底氣,但轉念一想,便立即明白,這趙克明部如果真的要出來接應,弄不好還會弄巧成拙,不但拖累己方,反而趁勢把鞏華城給丟了,那才是大禍了。
“末將明白。”
賀虎臣不再多言,徑直扳鞍上馬,指揮已經獲得了小半個時辰休息然后重新集結起來的各部向石橋進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