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一百一十四節 原來如此-《數風流人物》
第(1/3)頁
“王爺今日怎么有暇來文淵閣了?這可太難得了。”見到義忠親王龍行虎步走進來,葉向高淡然一笑,拱手一禮。
義忠親王回了一禮,正色道:“孤知道當下國事維艱,葉相你們幾位朝務繁忙,不敢叨擾,也只能幫著搖旗吶喊一番了。”
葉向高心中哂笑,這一位話倒是說得很好,表面功夫也做得足,便是在京中的口碑也十分好,而且其子誠郡王也是和京中士人來往密切,加之文才不俗,屢屢在報紙上發表一些詩文,也頗有擁躉,而且深得太上皇的喜愛,比起皇上幾個成年的兒子強太多了,難怪皇上一直投鼠忌器。
“今日怎么王爺又有閑了呢?”葉向高懶得和對方多繞圈子,徑直問道。
“孤聽聞皇上在鐵網山遇刺,昏迷不醒,可有此事?”義忠親王一臉焦急關心,“現下市面上雖然還沒有傳出來,但是這等事情無論真假,都需要早做準備,莫要等到人心動蕩再來計較,恐怕就晚了。”
單槍匹馬打上門來挑明事情,葉向高都不得不佩服對方的勇氣和膽魄,看樣子對方這是不達目的誓不休了。。
葉向高略一沉吟便坦然應道:“確有其事,不過太醫也說了,皇上眼下身體狀況還好,不過是服用丹藥的一時反應,很快就會恢復過來,當下他們已經準備返京,讓皇上靜養一段時間就好了。”
義忠親王泰然自若地點點頭:“那就好,但孤也聽聞皇上因為積弱甚久,長期靠服食丹藥維系,透支精力過甚,靜養肯定是必要的,但是要想恢復精力神智,只怕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但當下國事艱難,孤得到消息,察哈爾人在邊墻外襲擾不斷, 又有揮兵南下的跡象, 遼東建奴亦是厲兵秣馬, 加之西北動蕩,播州之亂至今未見平息跡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北地今年大旱已成定局,山西、山西和北直隸的流民蜂擁跡象已現, 這等時候, 只怕容不得國事耽擱啊。”
如此逼宮, 葉向高還是第一次見到,他也心中一凜, 莫非此人得到了太上皇的授意?
如果是這樣,事情就麻煩了。
太上皇一旦出面發話,朝中群臣只怕多不敢抗衡, 讓其監國只怕就是水到渠成之勢, 除非皇上醒來, 這易鼎之局就不可避免了。
不過此時葉向高卻不敢流露出半點擔心, 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應答如流:“王爺擔心我也能理解, 不過察哈爾人癬疥之疾,不足為道,邊墻也不是他們能進來就進來的;至于遼東那邊, 馮唐離開時便早有安排,曹文詔會給努爾哈赤那邊一個教訓;西北動蕩局面早已經被馮唐安撫下來了, 倒讓王爺多費心了;播州之亂,楊應龍不過是強弩之末, 荊襄軍已經編練成形,最遲明年就能解決了;北地大旱么, 戶部也有應對之策,不過都說王爺家中豐厚,若是王爺能支助一二,朝廷也感激不盡,……”
葉向高的滴水不漏,義忠親王也早有預料,這不過是一個由頭, 只要對方承認當下局面的艱難,那便有自己切入的理由。
“葉相,國不可一日無主,皇上需要靜養, 但朝中事務卻須得要有人主持,大周亦有定制,孤今日來也就是想要和葉相商計一番,大周江山乃是太祖皇帝一手打下來的,可不能在張氏子孫手中出問題,孤也是張氏子孫一份子,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所以孤今日來也就是想要和葉相合計,孤要毛遂自薦,出任監國,替太祖皇帝將這江山守好,……”
義忠親王目光如炬,一動不動注視著葉向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