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紫英也在考慮當下順天府的情況, 和自己可能要面對的種種風險和挑戰。 “文正, 建興,我去鐵網山這段時間里, 城里有什么異動?”馮紫英開門見山,“恐怕你們也大略聽到消息了吧,皇上遇刺, 昏迷不醒,而且也有一些野心家圖謀不軌, ……” 李文正和李建興二人沒想到馮紫英一來就把話題挑明,都面面相覷, 頓了一頓,李文正才在李建興的眼神示意下回答道:“大人, 這等事情其實在城里都已經不是秘密了,《今日新聞》雖然沒有明確刊載,但是還是或多或少透露出來了一些信心,比如昨日便有文章出來說朝廷應當考慮早日立儲,以防萬一,這不擺明說現在皇上身體出了問題么?若非如此,禮部肯定不會允許這種文章出來, 《今日新聞》也不會這般放肆,……” “噢,這么說來城中士民是早就知曉了?”馮紫英倒也不意外,鐵網山行宮中那么多人, 而永隆帝遇刺時亦有許多人當場目睹,再加上別有用心之人的刻意傳播,吵得沸沸揚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應該是四日前就已經在城中悄悄流傳,前兩日便已經傳遍全城了。”李建興補充道:“宣府軍東進和薊鎮軍在榆河大戰的消息一度也在城中引發了驚駭恐慌,城里戒嚴也是讓人人心惶惶,大人傳信回來之后,我們便立即將三班衙役都全數派出去了,宋大人親自坐鎮府衙里,一些光棍剌虎都想要借機生亂,但都被控制下去了。” 作為刑房司吏,李建興進入狀態很快,他也很清楚馮紫英對三班衙役這幫人的看重,這幾百號人對整個京師城里三教九流的控制力關系到整個京師城治安大局。 馮紫英滿意地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情形,為什么花大力氣整肅三班衙役,要換成自己的人,最起碼也是自己能控制得住的人,不在于這幫人在外邊有多少不軌行為, 而在于這幫人能能在關鍵時刻撒出去發揮作用, 達到目的。 “唔, 宋憲很配合?”馮紫英沉吟了一下。 宋憲是推官, 理論上是府尹在案件審訊訴訟上的權力執行者,也是府丞在治安事務這一塊上的助手,所以他的地位是比較特殊復雜而又尷尬的,一般說來,府尹和府丞關系都不會太好,所以他這個推官既要緊跟府尹步伐,同時又不能與府丞關系過于緊張,否則府丞對于治安事務具有主導權,而刑房更是府丞的主要臂助,沒有刑房這幫人的支持,推官的很多事務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在之前宋憲態度雖然逐漸傾向于馮紫英,但是卻遠無法和傅試的積極姿態相比,所以馮紫英對此人也是抱著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但聽李建興這么一說,似乎這宋憲的態度有較大變化啊。 “嗯,卑職把大人的要求傳達給梁鵬、景德民、蕭元芳等人之后,宋大人也聽見了,主動加入進來,進行了補充和落實,要求三班衙役要堅決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有什么阻力和困難有他來協調,包括蕭元芳他們在南熏坊一帶和南城兵馬司的人有沖突,也是宋大人親自出面彈壓,……” “哦?”李建興的話讓馮紫英大為驚訝,“他出面和南城兵馬司的人懟上了?” 宋憲這廝居然肯在這種事情上出頭,南城兵馬司的人可不是善茬兒,他這個推官未必壓得住那些人,但是不管怎么說,人家敢出頭露面杠上,那就說明此人看清楚了方向,明確了態度,如果是這樣,那此人倒是可用。 三班衙役這幫人對付市井小民光棍剌虎倒是沒問題,和巡捕營的人也能叫叫板,但是和兵馬司的人杠上了,就站不到上風了,人家背后是巡城察院,是都察院,可不會怵順天府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