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馮紫英覺得自己現在更像是一個朝官,許多和順天府丞無關的事務自己都要操心,只是很多事情他卻無法置身事外,現在局面一步一步走到了自己預料的情形,想必內閣諸公會更頻繁地召見自己。 但已經到了這一步,其實已經沒有可選擇的余地了,如果內閣諸公能再果決一些,那就直接將義忠親王拿下,圈禁起來,其他一切都自然煙消云散,在沒有義忠親王這個大旗的支撐下,宣府軍也好,登萊軍也好,都不成氣候,而江南那幫人也一樣無足掛齒,大軍一到,自然土崩瓦解。 馮紫英也知道內閣諸公的擔心,無外乎就是一旦要動義忠親王,可能會太上皇的干預,甚至弄假成真弄巧成拙,但馮紫英相信只要太上皇不昏頭,就不可能再出面,可朝中諸公卻連這點兒險都不敢冒。 到了文淵閣門口,馮紫英卻沒有看到其他同僚,只看到了兵部尚書張懷昌和左侍郎徐大化二人也正在步入文淵閣。 文淵閣就在左順門邊兒上,緊挨著佑國殿,前明時候這里就是內閣辦公地點,大周也沿襲了這一規制。 從左掖門進去,不過金水橋,聚在會極門也就是左順門拐進去就到了。 馮紫英也來過幾回了,但是像今日這種鄭重其事地到來商議大事,還是第一次。 見到馮紫英到來,張懷昌臉上露出笑容,而徐大化臉色卻有些復雜。 他被馮紫英說動寫了手書之后其實有些后悔,但是木已成舟,也只能認了,但是恰恰是靠著他的手書忠順王才能說動尤世功提前出兵,趕到了賀虎臣部被擊潰之前守住了鞏華城,使得宣府軍的東進企圖功虧一簣。 連葉向高和方從哲都對其的果斷贊譽不已,這讓之后覺得自己被鬼摸了頭才會這么大膽的徐大化為之汗顏。 “見過張公、徐公。”馮紫英規規矩矩行了禮。 “唔,紫英你是昨上午就回京了吧?”張懷昌點點頭,“熙寰可是對你贊不絕口,葉相也是贊你有大將之風,不遜令尊,……” “多謝徐公和葉相謬贊,下官愧不敢當,也是逼于無奈,才會孤注一擲,全賴徐公膽魄過人,方能有此勝果。”馮紫英表現得格外謙虛低調。 張懷昌擺擺手,臉色森冷,“今日內閣要先商議兵事,我向葉相方相建議把你叫上,你可是最早就擔心蒙古人和女真人要趁機作亂的,昨夜已經有消息回來,蒙古人從黑漢嶺堡和周四溝堡入關,已經攻占了四海治所,若非碰上了薊鎮派出突襲延慶州的一部,只怕這個時候關門大開,察哈爾人的兵鋒又要進京畿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