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一百二十六節 冷徹入骨-《數風流人物》
第(2/3)頁
“家父那邊的確在整編四鎮的大軍,但是由于朝廷有意裁撤固原鎮,加上去年因為水土不服在播州那邊打了敗仗, 所以固原鎮士氣低落,甘肅、寧夏二鎮孤懸西陲,平叛之后元氣尚未恢復,朝廷這兩年又有些怠慢那邊, 所以將士怨氣很大,家父在和學生信中就提及,須得要好生安撫,唯一尚能一用的就是榆林鎮,……”
“可對于義忠親王這邊就不一樣了,一旦宣府鎮和大同鎮一部南下,不但整個北地邊防立即就出現一個大缺口,須得要薊鎮和大同、山西彌補上,他們的軍隊南下,毫無任何負擔,此消彼長,他們能騰出手來的這一部分軍隊就是機動力量,可以選擇任何地點發起攻勢,……”
“湖廣那邊,荊襄鎮初建,根本不是登萊鎮對手, 湖廣關系到整個北地的糧餉,一旦被義忠親王所控制,后果不堪設想, 這還沒有算如果江南中斷漕運,我們北地能夠支撐多久?淮揚鎮那邊在這種情形下,會倒向誰?”
一連串的質疑和問題拋出來,讓在座眾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來他們都一致認為義忠親王恐怕不敢這么決絕,但馮紫英這么一分析,似乎局面陡然倒轉了,湖廣被王子騰控制,漕運中斷,京畿必定動蕩不安,能堅持多久?
這些問題要說眾人沒想過,當然不可能,但是他們都下意識地覺得不至于那么糟糕,換一句話說,如果皇上依然健康在位,的確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
陳繼先肯定不敢動,宣府軍和大同鎮的反叛也會出現很多問題,起碼牛繼宗對整個宣府軍的控制力就要大打折扣,大同鎮那邊也一樣,江南那邊士紳也未必就會選全數倒向義忠親王,湖廣這邊就算是王子騰的登萊軍占優,但地方官員和士紳民眾卻不可能占到他這邊,朝廷要拉攏這些地區的民心也要容易許多。
甚至還有一點,那就是義忠親王無論怎么做,在大義上都無法和皇上相抗衡,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人會認可這一點。
可現在皇上昏迷不醒,義忠親王如果打起監國的旗幟,大義上似乎也能勉強說得過去了,有些時候一個大義看起來無足掛齒,但是有些時候就能成為一個風向標,變得十分管用,尤其是對民眾的心理影響很重要。
但現在皇上昏迷不醒,甚至可能永不醒來,那情況和風向就變得不可預測。
義忠親王作為太上皇的嫡長子,而且還做過二十年太子的身份就陡然凸顯,而皇上幾個兒子連在座諸公都不太看得上,可以想象這種情況對比下,對朝野內外的沖擊會有多大。
馮紫英還不滿足,最后還悠悠地再補了一刀:“今年北地大旱已成定局,山陜旱情極其嚴重,便是北直山東的旱情亦不容樂觀,今冬明春只怕北方諸省災民亟待朝廷賑濟,否則民變遍地的局面便會上演,可戶部現在做好了這般準備么?學生估計便是漕運正常都會相當麻煩,而一旦漕運斷絕,這些災民可不會管你這些,他們若是沒有吃的,必定會鬧騰起來,若是義忠親王也在其中上躥下跳,只怕就是遍地烽煙了,萬一這諸如白蓮教一般的妖人趁機在其中興風作浪,……”
這毛骨悚然的預言,更是直擊在座諸公最懼怕的一點。
蒙古人和女真人入侵,他們并不擔心;江南士紳鼓噪,他們也不懼;可唯獨如果大規模的民變才是最危險的,民變再和白蓮教這些會社糾合在一起,那就是不可制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