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一百三十節 轉進-《數風流人物》
第(2/3)頁
“據我們所知,仍然是缺額甚大,朝廷對此一直未能徹底清查,阻力很大,這對我們是好事。”汪梓年對此很是清楚,“我們的內線報稱, 臨清水次倉的缺額起碼在三成以上,德州、濟寧的情況可能更糟糕。”
義忠親王搖搖頭,“即便是有一半倉位,那也數量不小, 孤要徹底封死朝廷那邊的希望,陳繼先敢不敢沿著運河北上?趁著宣府軍還牽制著薊鎮軍,沿河而上先把濟寧和臨清這邊的水次倉拿下?”
汪梓年吃了一驚,他沒想到義忠親王的態度突然間變得如此激進起來了,猶豫著道:“陳繼先的態度一直有些含糊不清,如果我們逼得太緊,就怕他倒向朝廷那邊啊。”
義忠親王轉過頭來,“現在這種情形下他還敢倒向朝廷那邊,那日后情勢不妙豈不是更要在我們背后插刀?我們就是要趁著這種局面逼迫他和朝廷劃清界限,想當京營節度使也好,宣大總督也好,總要拿出點兒投名狀來吧?灰溜溜從五軍營里滾出來,就這么窩在徐州,就想等著升官?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把沿河水次倉的糧食搬空,孤要看看朝廷今冬怎么個活法!”
義忠親王態度無比強硬,汪梓年也覺得有些道理。
陳繼先的問題, 幾方都覺得棘手, 這個老狐貍對哪一方都是義正辭嚴, 滿口道理,但是究竟這廝會如何選擇, 大家心里都沒數。
之前大家也都容忍, 但現在不一樣了,一到南京,雙方就要攤牌,容不得他在兩邊騎墻。
“王爺,漕運這一塊,恐怕還是要漕運總督府那邊配合才行。”汪梓年提醒道。
“唔,這一點孤也知道,到揚州,孤就會召見朱國禎和蔣子安,責令他們迅速行動起來,陳繼先做好作戰準備。”
義忠親王壓了壓內心的火氣,他也知道要讓陳繼先現在馬上就出兵北上攻伐山東,這廝鐵定會找各種理由推托,但協助漕兵沿著運河布防,然后搶奪糧食,這總沒問題吧?
見義忠親王并沒有因為惱怒而失了分寸,汪梓年心里稍稍放心。
漕運這一塊還是有把握的,朱國禎是義忠親王鐵桿,想要進內閣的,漕運總督不過是一個過渡,而蔣子安是漕運總兵官,平原侯蔣家人,和王子騰、牛繼宗他們都屬于支持義忠親王的武勛豪門。
“漕運這邊問題不大,而且山東運河沿線駐軍也多是以漕兵為主,衛所駐軍單薄。”汪梓年介紹道:“陳繼先這邊只要配合動作一下,德州、臨清這邊的漕兵可以直接接管水次倉,漕運總督府便可派漕船將糧食運回到徐州、淮安一線。”
義忠親王這才吁了一口氣,心中煩悶之意稍減,“孤也沒想到牛繼宗這一仗打得如此不堪,居然受阻于一幫京營兵,真的出乎孤的意料之外,好在南下還算順利,不過牛繼宗也應該清楚,這樣倉促南下并不合適,在保定、真定適度阻擊,然后進入山東就可以安穩了。”
汪梓年聽出了義忠親王的弦外之音,遲疑著問道:“王爺的意思是宣府軍就駐留在山東?”
義忠親王沒有回答,而是沉默了一陣之后才緩緩道:“這還是要看牛繼宗的想法以及宣府軍的表現,但孤以為一味退卻不是良策,山東有運河縱貫而過,交通方便,補給順暢,如果控制住臨清、東昌府和濟寧州一線,完全可以向西威脅大名、真定和河間,向東控制魯東,運河完全可以為我所用,……”
“可是薊鎮大軍若是南下,還有萬一朝廷調集其他邊軍南下呢?”汪梓年忍不住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