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去年蒙古人南侵帶來的流民大約十萬人轉移到了永平府,除了煤鐵聯合體消化了一部分外,相當一部分被以工代賑修建遷安、盧龍到撫寧、榆關的道路,以便于遷安和盧龍的鐵料、鐵制品能通過榆關大量外運。 但幾萬流民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能消化掉的,當這些道路建設完畢之后,除了不斷增建的水泥廠能吸納一部分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就只能通過興修水利這種方式來安頓,但這也帶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永平府根本就支應不起這些流民的消耗。 再怎么樣,你讓人家修渠挖河鋪路,總得要給人家一家子吃飽飯,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魏廣微和練國事也是大為頭疼,找府里幾個州縣的鄉紳化緣一些,但遠遠不夠, 那主意就只能打到正在大力開發的山陜商人那里。 魏廣微和練國事也知道這些山陜商人和馮紫英關系非同一般, 自然也要讓馮紫英幫忙說和,馮紫英也沒有推諉過, 總能讓那些山陜商人埋怨之余出些錢糧來幫補一番。 馮紫英也考慮過,青檀書院永隆五年這一批目前能出頭的就是他和練國事二人,其他都還太稚嫩,沒有三五年歷練很難出頭,而永平府知府魏廣微也是北地士人中堅力量,順天、永平二府襟帶相連,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能夠在此番動蕩局面下立下一些功勞,自己不必說,魏廣微和練國事也都能得以升遷,尤其是和自己志氣相投的練國事,那么對自己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他才會不遺余力地幫練國事。 “君豫,今明兩年會很難過,但是熬過了明年,我想局面就會煥然一新,所以咱們提前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只有好處。”馮紫英低聲道:“朝廷這邊咱們只能諫言,怎么做咱們插不上多少手,在其位謀其政,你在永平,我在順天,咱們就把手里活兒做好,總得讓朝中諸公看一看,咱們永隆五年這一科的還是能做事的。” 練國事也是有些遠見的,在永平府這一年里也是基本延續馮紫英的套路,整肅白蓮教,安撫士紳,穩住流民,然后利用煤鐵聯合體的大發展來推動吸納勞動力,進而讓榆關港迅速繁榮起來,可以說目前除了白蓮教的確根深蒂固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清除掉的外,其他都進展順利。 尤其是榆關的繁榮程度更是超出了想象,撫寧的水泥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不但滿足本地和遼西,現在一半以上都外銷山東和松江、寧波,商稅收入暴增,已經成為工部節慎庫牢牢盯住的首要地區了。 今日來這邊也是工部尚書崔景榮一力召喚的,如果不是魏廣微南巡樂亭和昌黎去了,那就該是魏廣微過來的。 “放心吧,我心里有數,永平府這邊我還有顯伯兄(魏廣微)替我撐著,你可不一樣,順天府可不比永平府,而且吳大人怕是沒什么耐心來管這些雜務。”練國事輕笑,“你才該是好好操心啊,瞧著吧,一會兒說到錢糧問題上,有孚公(王永光)肯定要向你問計,朝廷戶部現在這么艱難,如果另辟蹊徑,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肯定是沒法做的。” 不出練國事所料,當軍事行動計劃有了一個大致考慮之后,更棘手的問題還是如何支持這樣一連串的軍事行動,這需要大量的錢糧。 “截至目前為止,戶部尚存銀兩八十六萬兩,工部節慎庫尚有一百三十萬兩存銀,看起來數字不小,但是這是沒有計入即將給邊軍各鎮今冬明春糧餉撥付的情況下,原本是考慮在十二月之前湖廣、江南等各地的秋賦匯繳上來,但現在……” 作為戶部左侍郎的王永光臉色很難看,聽到西北軍可能要出動超過十二萬,而且一大半要東出進入河南和山東打仗,他就心里發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