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以想象得到朝廷內部的分歧肯定會傳遞到薊鎮和山西鎮內部去,蘇晟度內心如何想也預料得到,只是大敵當前,希望兩房勠力同心了。 “大人,北路軍是雙頭并進,配合上需要更高的要求,山西鎮多年未曾打這種進攻戰了,紫英有些擔心他們和薊鎮方未必能配合默契啊?!瘪T紫英也說不上山西鎮哪里就不對了,只能這樣泛泛而談。 張懷昌皺眉搖頭,“這一點朝廷也考慮到了,專門給蘇晟度去了信,提醒他顧全大局,服從指揮,否則軍法從事,……” “大人,這帶過兵的人都懂,臨陣作戰不可能事事請示,那只會貽誤戰機,帶來更大的危害,換一句話說,如果要找配合不夠默契的借口,那也隨口就能找出十個八個來,……”馮紫英笑了起來,“而且很多時候即便是都察院事后去查,也肯定查不出什么來,只能靠根據客觀條件來自行主觀推定了,除非這個將領太蠢,做得太明顯?!? 馮紫英老爹就是身經百戰的宿將,馮紫英自小耳濡目染不說,而且也是親自參與過,太知道這里邊貓膩了。 這也是自前明以來,到現在大周也沿襲的監軍制,為什么許多時候皇帝要派內侍監軍的緣故,就是要防止這些武將們作祟作妖。 不過永隆帝繼位以來對監軍制不太喜歡,所以對此十分克制,無論是當年寧夏平叛還是西南播州之戰,都沒有派出內侍監軍,現在永隆帝昏迷,自然就更不可能了,但這卻是有歷史的,一旦有土壤,自然又會萌發出來。 “聽你這么一說,似乎料定北線戰事會出岔子?”張懷昌越發有些不安了,“問題會出在哪里?” “大人,你可千萬別這么說,我可沒說會出岔子,只是說北線尤世祿和蘇晟度,這種薊鎮山西鎮的雙路配置有隱患,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主帥來統一指揮,容易出問題,但這只是有此可能,并非說一定會出問題。”馮紫英連連擺手,“既然如此,還不如優先考慮預備隊的組建,防患于未然嘛,真要有什么不測,也能打個補丁,頂上去?!? 張懷昌沉吟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馮紫英的看法,左右就是幾千支火銃的事兒,而且新宣府鎮那邊本來也需要配備,不過提前罷了,權當做個應急準備了,真要有事兒,便能拉出來。 見張懷昌同意了自己的建議,馮紫英心中也是一喜。 雖然并不希望見到北路軍出岔子,但是他內心感覺卻覺得這個岔子大概率會出,只是不知道出在哪里,會演變成什么樣。 不過他暫時也顧不到這種事兒,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就行了,兵部同意了,而且是作為北線預備隊的名義直接點名給了楊肇基部,那么陳敬軒都不能說什么,京畿鋼鐵軍工建材聯合體就能迅速將火銃撥發給楊肇基部,讓楊肇基部現在就能操練起來。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