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壬字卷 第二百六十六節 巧婦無米,捉襟見肘-《數風流人物》


    第(1/3)頁

    今日的朝議是大朝,所有閣臣、七部尚書侍郎加上都察院的都御史、副都御使、僉都御史,當然也還有作為擺設的左右監國。

    張馳和張骕都是第一次參與如此正式的大朝議,尤其是面對著平時很難見得如此齊全的尚書侍郎以及御史們,都是正襟危坐,不敢做聲,深怕那位朝臣把話題拋給自己,萬一答錯了,那可就在諸公眼里大大失分了,沒準兒就會影響到未來皇位的繼承。

    寧肯不說,也勝過說錯。

    面對李三才的指責和諉過,張景秋心知肚明,這個家伙是真著急了,他干咳了一聲,環視了周圍一眼,這才緩緩啟口。

    作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必須要就對方的話語給予回應,否則這頂帽子若是扣在都察院頭上,那就成了都察院失職了。

    “道甫,劉白川是當年寧夏平叛時最先投誠的,他還不算最后招安的,正是因為他的投誠才促使叛軍的內部崩散,也才使得平叛得以迅速完成,而且都察院和龍禁尉都調查過,當初劉白川其實是不太贊同劉東旸、土文秀和許朝他們與哱拜聯手叛亂的,這一點龍禁尉北鎮撫司里有檔案記載?!?

    “投誠又如何?還不是見到局面不對才投誠的?”李三才蠻橫地反駁道。

    “道甫,話不能那么說,當年平叛時我和自唐以及修齡都在,劉白川的情況我們都很了解,他并非那種追名逐利之輩,若非石光玨貪婪無度,寧夏鎮被他折騰得民不聊生,也不至于逼反這些人,說句實話,便是哱拜哱承恩父子和他們蒼頭軍,也是實打實悍將驕兵,要以我看,并不比牛繼宗的宣府軍遜色多少,若是能留在此時來平定江南,何等好事?或許若沒有那寧夏之亂,義忠親王也未必有這個膽量來舉起造反?!?

    柴恪出面予以反駁,但語氣還算客氣。

    在戶部尚書鄭繼之去年致仕后柴恪就是朝中湖廣士人中僅次于商部尚書官應震的二號人物了,熊廷弼、楊鶴、郭正域、畢自嚴這些湖廣精英士人身份地位都還要在他之下。

    而且當年正是他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出征平叛,一舉平定了寧夏之亂,對于軍務他也是有話語權的,就是李三才也要給幾分薄面。

    “子舒,你對這些武人的德操未免太高看了。”李三才淡淡地來了一句。

    “道甫,就事論事,劉白川收縮兵力,后撤到雞澤、曲周一線,也不算什么,他手里只有兩萬人,要防御從巨鹿到南邊東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馮自唐留他在這一線數百里地上不過是虛晃一槍掩人耳目罷了,否則,劉東旸憑什么一舉突破碭山、豐縣、沛縣,奪下夏鎮?陳繼先的淮揚軍雖然弱了點兒,但是他好歹也是帶兵多年的宿將,沒那么容易就被人糊弄住的,若非把戲演好,豈能瞞得過他?”

    柴恪的話讓李三才一時間為之語塞,好在楊鶴打了圓場,“子舒,但是劉白川這一撤,不但真定府東邊兒一大片全丟,連帶著把廣平府北部和順德府東部都給丟了,連順德府都為之震動,順德知府上書朝廷,就差點兒要逃命了,牛繼宗撿了一個大便宜啊,這一片可是五六個縣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