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永泰想的沒錯,馮紫英并沒有指望他或者朝廷給他多少支持或者說指點,等到他們的"支持"或者指點到來,黃花菜都涼了. 身處這種情勢下,他能做的就是當機立斷,不擇手段,不計代價,解決眼前的危機. 拉攏也好,收買也好,分化也好,挑起內訌也好,驅虎吞狼也好,只要可以做到削弱瓦解并讓這些亂軍自陷混亂,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著眼前王成武身先士卒,不辭辛勞的參加訓練,馮紫英忍不住問身旁的馮佑:"佑叔,接觸幾日,你覺得此人如何?" "其他都不怎么樣,但有一股子狠勁兒."馮佑淡淡地道:"我了解過,說得好聽一點兒游俠出身,不好聽就是無賴子,但頗講義氣,所以得人心,這一點也算優點吧,但底子太差,弓馬尋常,武技一般,在李桂保手底下都過不了十招,當然上陣廝殺和江湖中個人拼斗不一樣,所以勉強合格吧,但不通軍略軍務,是個硬傷,……" "但我看他學習認真,……"馮紫英不動聲色,看著馮佑. 馮佑嘆了一口氣,"紫英,你若是真想在軍中培養人才,之前的做法就很好,左良玉,賀虎臣,楊肇基,這幾個年齡都不大,大人麾下的賀人龍不是也和你自幼相善么?這些人都可以好生培養,何必要在這幫亂軍中來物色人?" 馮紫英搖搖頭:"佑叔,不一樣的.一來,昆山\虎臣和太初他們還在外地,可我在陜西未來兩年肯定戰事不少,等不及;二來,陜西亂軍如此龐雜,朝廷沒給我一個明確方略,我只能自己按照我自己的路數來,剿撫并舉,但這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亂軍亂民怎么消化掉?去蕪存菁是必須的,那就得要有幾個牽頭主事者來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有獎有懲,優勝劣汰,如同父親在慶陽選兵一樣,勝者跟著去中原打仗,吃香喝辣,敗者自己滾回邊墻上去蹲著,誰也沒話說." 馮佑看了這位自己自小看著長大的青年,心中暗嘆. 畢竟是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也不甘于只按照總督大人的心思去做了,而且他還是文臣出身,自然想法也和總督大人不太一樣. 陜西巡撫啊,威重一方,軍政皆要聽令,的確有資格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來做事. "但去蕪存菁,剩下的留下來也是禍患啊."馮佑壓低聲音. "當然不會留在陜西了,戌邊未必就要在陜西,如果南洋天時太熱不適應,東番\蝦夷地就很合適."馮紫英毫不在意地道:"我只要一支精兵,不是靠練出來的,沒時間了,而是要打出來的,或者說他們相互之間搏殺存活下來的,十多萬人太多了,留下一半都嫌多,誰勝誰負不重要,當然,前提是要對我忠心." 在馮佑面前,馮紫英不避諱這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