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三才苦笑,"乘風兄,那葉相和方相他們二位得給明起打招呼才行,兵部哪里還有錢糧?戶部那邊錙銖必較,懷昌都幾次來找我抱怨了,而且山西都司不提也罷,各衛所實編士卒不到六成,許多地方甚至只有四成,這也難怪他怨聲載道." 這一說就是各種問題都冒出來了,齊永泰也是無奈. 江南斷了朝廷財賦,短時間內還不覺得,但是超過半年,影響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各部都是伸手要錢,可戶部哪里有錢? 朝廷七成收入都來自江南,驟然斷絕,前期又拉下不少饑荒,需要逐一填補,現在卻沒了來源,一下子就捉襟見肘了. 前期各種大案查抄倒是弄了一些,看起來也不少,但是對于偌大一個朝廷來說,那就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了. 現在商部已經盯上了榆關\大沽\登州的關稅,正在籌議設立市舶司,特別是榆關和大沽海貿暴漲,更是惹人心動. 雖然這兩地貨物往來還是來自江南居多,但是越來越多的南洋\日本\朝鮮這邊的海商也開始看中了榆關和大沽這兩個口岸的輻射效果,一個壟斷了整個遼東遼西乃至東蒙古草原和京東地區,一個則是要取代漕運斷絕之后通州的地位,成為京畿不二的商貿樞紐. "再堅持一下吧,七月之前奪回濟寧,徹底收復山東沒問題吧?"齊永泰咬咬牙,"還有徐州,牛繼宗真覺得他守得住?都這個時候了,我就不信陳繼先還真的想要蟠踞江南不成?" 一提起這個話題,無論是齊永泰還是李三才都覺得頭疼. 這中間的關系撲朔迷離,江南和陳繼先的關系,牛繼宗和孫紹祖的意圖打算,交織在一起,讓朝廷也是覺得為難. 真要逼得陳繼先和牛繼宗\孫紹祖合流,那就算是能打下江南,但打爛的江南對于朝廷來說卻是一個不可承受之重. 這才半年,朝廷就覺得吃不消了,急欲盡快拿回江南,打通漕運,重新收取江南賦稅,否則今冬就要出大亂子. 山陜和各個邊鎮都還嗷嗷待哺,等著錢糧呢,特別是遼東薊鎮,那是須臾也短不得的. 馮紫英出掌陜西為啥只給了三十萬兩銀子就打發了,明知道陜西爛成那樣,那也是朝廷真的是沒辦法了. 朝廷心思都打到馮紫英身上了,知曉他和山陜商人關系密切,也就存著讓他憑藉私人關系卻在山陜商人那里打打抽豐,自個兒想辦法去渡過難關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