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大人的意思是…”幕僚想了一想,“還是要多派一些人過去,另外延安府那邊不少士紳還是有些門道的,不妨通過他們了解一下情況,我不信馮巡撫就能繞過這些人,陜北缺糧,光靠府州縣那點兒倉儲存糧,可堅持不了兩天,還得要找這些士紳募集,到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盧川微微點頭,這是誰都解決不了的難題。@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陜西缺糧,哪里都缺,糧食又都在縉紳糧商們手里捏著,無論是誰出面吆喝,這些士紳們都只會略作表示,算是給地方官員幾分面子了。 誰也不知道這旱情會持續多久,這糧價只會越來越高,都在預測起碼到今冬明春,這糧價起碼還要漲三成。 只要囤著糧食,只會包賺不賠,而且是大賺特賺,而從外邊大規模運糧進來的可能性很小。 山西、河南自身就在遭旱,從湖廣運糧過來,光是運輸成本就能把糧價折騰上天。 盧川也在揣摩馮紫英想要打開局面會怎么做,但他始終覺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中沒糧無論如何都做不了這道題,他內心覺得這陜北要亂就任由他去亂,朝廷無力賑濟,陜北三府一百多萬人口,不死掉一半以上,誰都沒轍。 至于怎么死,餓死太難看,名聲也不好聽,所以還不如由得亂軍四起,讓他們相互火并互殺,官府守住縣城和要隘堡寨,就足夠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亂民引入山西河南,讓他們一窩蜂的去鄰省折騰,那樣皆大歡喜,但這話只能藏在肚子里,不能說。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守著同官————蒲城————同州————潼關這——線,確保亂軍不西進西安,其他他真的無能為力。 馮紫英覺得他能耐大,那就由他去,反正他是巡撫,自己現在都該要聽他的,出了事兒也怪不到自己頭上。 之前盧川還覺得馮紫英入陜是對自己的一大威脅,但現在看來,他要在陜北折騰還是好事兒,起碼減輕了對西安這邊的壓力。 他就不信馮紫英在陜北能折騰出什么花樣來,沒糧沒銀子,甚至有銀子都不行,這一百多萬人饑民災民,怎么就能安撫下來 遠在吳堡的馮紫英其實都能猜測得到現在盧川、孫一杰的心思,陜北這地方,大旱之下,周遭同樣是缺糧之地,怎么解決忍饑挨餓的百姓生存問題,縉紳地主和商賈有糧,但是要讓他們把糧交出來,那無異于要他們的命,沒有哪個官府敢自斷根基。 不過對馮紫英來說,這就簡單了,一切都是亂匪所為,自己是跟進剿匪,恢復局勢,地方士紳商賈應該感謝自己才是。 ****** “怎么回事?“葉向高將手中的信函狠狠地摔在桌面上,滿臉困惑不解和忿怒,“降而復叛,這些邊寨的亂軍就這么桀驁不馴朝廷給出了這么好的條件,還不知足?” 方從哲、李三才和張懷昌都默不作聲,等了一等之后,張懷昌才緩緩道“恐怕還是糧食問題,這些邊寨背后都有數千上萬的家眷,光是管這些人,他們的親朋故舊家眷無以為生,肯定還是無法安撫下來。” 這個問題大家都明白,但無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