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人說得是,看來巡撫大人是花了心思要在咱們這延安府做點兒實事了。”戚素臻看著一車車過河運過來的糧食和土豆、玉米與番薯種子,不無感慨,“難得遇上一個這樣一心想著要做事的巡撫大人,只可惜又攤上咱們陜西這樣一個混亂地方?!? “越是爛攤子,才越是好推廣開來,真要像是江南湖廣那等肥田沃土,那些地主士紳誰肯讓你在他們的好田里實驗?給錢請他做都未必肯干?!迸巳陿E想得遠一些。 “再說了,大人也說過,像土豆、番薯和玉米在江南和湖廣那些地方未必最能發(fā)揮出效果,這幾種作為都是耐旱耐寒不受澇的作物,土質(zhì)差一點兒,干旱一些,都能行,這不是天生為咱們這北地山區(qū)準備的么?就是不知道真正種出來結(jié)果如何,聽說徐大人在天津衛(wèi)那邊鹽堿地上都能效果很好,就不知道咱們這邊能不能也一樣了。” 戚素臻微微點頭:“再不濟也不過就是一兩千畝水都灌溉不到的山地和旱地,早就拋荒了好幾年了,根本就沒有人在那里白白搭上勞力,現(xiàn)在縣里也是專門找人去墾荒出來,就是要試一試這幾種作物,看看究竟哪一種最適合咱們府谷這邊,真要像大人所說那般,那明年不管天時如何,我都要先種上萬畝再說,天老爺這十多年都一直不太看顧咱們陜北這邊,咱們不敢再抱希望了?!? 粟米肯定是這邊最受歡迎的糧食,可產(chǎn)量低,還要天時過得去,小麥更是如此,這么些年反復折騰下來,真是把這些山區(qū)老百姓的心給傷了。 老天爺太不眷顧這邊了,三年兩旱再加一蝗,誰也經(jīng)不起這樣作踐糟蹋,據(jù)戚素臻統(tǒng)計,光是這三年里,府谷百姓起碼流失了兩成以上淪為流民,要么過河去了河東,要么就索性翻過邊墻去了河套那邊,和土默特人混飯吃去了。 潘汝楨贊同戚素臻的意見,不能再指望天老爺,求天不如求己,“嗯,素臻,先看今年種下來的效果如何吧,但愿別辜負了巡撫大人的一番殷切希望啊?!? “大人放心,縣里這邊我專門找了一幫精于農(nóng)事的人,天津衛(wèi)那邊來的人我也肯定安排好,讓我們這邊人好好跟著學,絕對不會誤事兒?!逼菟卣辄c了點頭:“我親自盯著這樁事兒?!? “你上心就好。”戚素臻不算是潘汝楨的嫡系,但是馮紫英似乎很看得起,所以潘汝楨也要看重幾分,“另外膚施、甘泉也要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希望你們幾個縣能夠在這上邊好好比一比,順帶我提醒你一句,巡撫大人對這樁事兒尤為看重,恐怕僅次于對亂軍的平定,在他看來,這是衡量一個州縣長官最重要的業(yè)績能力,你務必做好。” 聽得潘汝楨這般重視的提醒,戚素臻也鄭重其事點頭:“大人放心,我明白此樁事情的重要性,一定會做得最好。” 這位知府大人以前對府谷這邊沒有這么看重,他的注意力都在膚施、甘泉、安塞以及延長,不過延長民亂勢大,延長知縣朝不保夕,也連帶著他也受牽連。 算起來這位潘大人也算是一個比較可憐的知府了,趕上了這么一個時候,但話說回來,自己這個府谷縣的知縣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但愿巡撫大人來之后,能把整個局面扭轉(zhuǎn)過來吧,戚素臻如是想。 從河東過來的糧隊雖然目前帶來的糧食數(shù)量還不多,但是還是立即對沿線的府谷、神木、葭州、米脂、綏德等州縣糧價大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