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三百零四節 入京,兵部-《數風流人物》
第(1/3)頁
「大人,皇上現在神志不清,難以視事,義忠親王雖然比皇上年齡大幾歲,但是身體狀況卻要好不少,另外聽說太上皇一直很喜歡義忠親王世子張陵,雖然這幾年沒怎么見義忠親王,但是張駿只要去仁壽宮,那都是見了的,而且不得不說這位義忠親王世子原來在京中名聲極佳,遠勝于壽王和福王禮王幾位,便是當初的沈相,現在葉相方相乃至齊閣老他們都對這位世子印象很好,……」
汪文言聲音很小,緊挨著馮紫英耳語,這等消息是不能外傳的。
‘哦?莫非太上皇還想讓張駿當太子不成?」馮紫英沉吟著道:「這雖然不可能,但是卻能讓義忠親王的份量加重幾分,……」原來的沈一貫,現在葉向高、方從哲和齊師如果都看好這個世子,那還說明此人還真的有些招人喜歡了,難怪太上皇這么看重。
「正是如此,所以現在朝中諸公可能也有些意動,那壽王福王禮王一看都是些庸碌之輩,祿王恭王大年幼,義忠親王世子卻是各方面都很合適,而且……」
汪文言頓了一頓,馮紫英立即意識到這里邊還有些什么,沉聲問道:「而且什么?」「而且聽聞張駿性子柔弱謙恭,善于納諫,朝中諸公或許覺得這種性子更符合他們期望的皇上吧。」
汪文言的這話有些誅心,但馮紫英卻心領神會,沒誰喜歡一個太過強勢或者影響力太大的皇上,那必定會極大的打壓和削弱相權。
「唔,這倒是給諸公出了一道難題響,讓他們既心動,又矛盾。」馮紫英笑了起來,「看樣子義忠親王派的人來肯定也是打出了這張牌,難道還真能直接讓義忠親王世子日后直接繼位不成?沒這個先例吧?」
汪文言思索了一陣之后才搖了搖頭:「好像沒有這種情形,皇上這么多兒子,沒理由讓別支來繼大統,就算是太上皇有此意,也不符合情理,所以走弟終兄及恐怕才是南京方面的意圖,只不過太上皇愛屋及烏,喜歡世子,連帶著對其父也寬容了。」
「哼,端的是打得好主意。」馮紫英不置可否,這種事情之前還輪不到他置喙,所以連齊師和喬師這些都沒有和他提及,這可能也和事關機密尚未定論有關,不過既然自己回京了,那少不了就要去念叨念叨了。
「當下朝廷戶部極度拮據,據說黃大人為此須發白了不少,……」「海通銀莊不是借貸和購買國債加起來八百萬么?」馮紫英反問。
「大人,江南賦稅停了快兩年了,八百萬聽起來很多,到那時對于兩年江南賦稅來說又不算什么了,而且朝廷還在打仗,四川,山東,現在的南直隸,山西現在又如此亂,加上九邊也不能太削減,官員們的俸祿,糧價和其他物價又漲了那么多,八百萬能濟得了多少事兒?」
汪文言苦笑嘆息,「你還在說登萊水師要如何,朝廷怕是第一時間就會否決,因為根本就沒銀子。」「心腹之患,肘腋之患,何輕何重,何急何緩?」馮紫英喟然嘆道:「何解?」遼東危險,但山西之亂就不危險了么?
白蓮教暗藏殺機,蟄伏待發,難道就不危險了么?蒙古人呢?這還沒提南直隸那邊和牛孫南軍對峙不下呢。相比之下四川那邊的叛亂反而都是微末枝節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