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番話的敲打之后,再步入正題,房可壯的精氣神都一下子變得不一樣了。 「武庫司這邊還是按部就班的情形比較多,大人提及的火銃和火炮,以及專門用于火炮的鑄造技術,包括相關車床、模具技術的總結推廣,也包括保密這一類的概念,在武庫司還顯得很陌生,說實話,包括我在內,都還有些一知半解,....」 房可壯的自曝其丑倒是讓馮紫英對其印象改觀不少,之前的有些萎靡沉寂,被自己一番訓斥開導之后,總算是有了一點兒狀態,真要像方才那樣,那就真的要換人了。 「陽初兄,思路要開闊一些,武庫司的職責就是武器盔甲,火銃火炮正在取代長矛刀盾,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看看我們軍中的火銃,三眼火銃這種劣質貨色依然充斥,如火繩槍和鷹嘴銃這類在西夷人那里已經是常規性的武器在我們這邊尚未普及,而自生火銃正在西夷那邊普及,我們這邊還是奢侈品,目前能夠量產的京畿軍工聯合體的產量低得嚇人,良品率更是堪憂,....." 「武庫司如何與這些愿意與朝廷合作的工坊聯合來開發、優化、創新新式武器,我覺得你們要考慮一些思路出來,不能只是要他們去引入西夷匠師,當然引入西夷匠師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會是必然的,但是我們也要培養我們的專業匠師,另外西夷匠師基本上都能夠懂一些格物知識,但我們的匠師卻幾乎是文盲,這一點恐怕也需要考慮從小培養,.....」 說實話,房可壯并不是一個合適的武庫司郎中,在馮紫英心目中,徐光啟應該才是,但是徐光啟顯然不可能來武庫司當郎中,若是讓其當工部尚書應該才是最合適的。 不過矮子里邊拔高個,房可壯愿意接受自己的觀點,愿意去嘗試,去做事,這就足夠了。 要徹底改變這些觀念,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單靠武庫司或者兵部能做到的,這涉及到整個朝廷教育制度的革新。 馮紫英自認為自己現在也做不到,能夠在不動聲色地做一些細微的改變,潛移默化地來實現變革,那都需要花費極大的精力了。 和房可壯的談話效果還算不錯,比不上與楊嗣昌和袁化中的對話,但是也差強人意了,下一步還得要不斷給房可壯灌輸這方面的理念,持之以恒的來改變這幫人的觀念。 這一天下來,可謂無比充實,但這還只是第一步,粗略地做了一個了解和溝通,涉及到更具體更復雜的事務,馮紫英清楚那才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不過他早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事一件一件的做,他也不怕誰會在里邊阻撓和拖延,不換思想就換人,前世自己當區長,當書記,當市委***時做這種事情做得太多了,現在一樣要如此,古今一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