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日后在官員任免上免不了還有一番博弈,但是首先得把位置騰出來,然后才說得上分食。 而這些賬目和信件往來就是最重要的依據,單靠俘虜們的口供是很難定論的。 畢竟這個時候他們都知道自己怕活不成,胡亂攀誣瘋咬一陣,給你制造混亂,誰受得了? 唐家和這幫倭寇往來的人絕不僅止于松江府和金山衛所這么些官員,臨近的府州有沒有? 馮紫英覺得可能性很大. 寧波,蘇州、嘉興、杭州首當其沖,即便是知府未必被拉下水,但是同知呢,通判呢,推官呢?下邊的知縣呢?很難說。 「閣樓燒毀了一部分,那保留下來的這部分可有所獲?」馮紫英抬腳就往里走。 「有一些東西,卑職看了看,就沒往下看了,可能還要大人您親自來審閱。」戚顯宗搖搖頭。 馮紫英一聽就知道里邊有貓膩,但是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東西。 踏入閣樓,兩名水兵士卒和一名龍禁尉相互監督,站在門外邊,里邊至少掉了一角,尚未燃燒到內里,但書櫥、博古架、書案,略顯凌亂,明顯是縱火時候有些慌亂。 馮紫英進去之后,目光落在書案旁的一個木柜上,外邊用鐵鎖鎖上,馮紫英用眼神示意,戚顯宗抽刀將鐵鎖劈開,馮紫英拉開柜門,內里三層。 第一層是一些零七八碎的各種賬目,馮紫英看了看,不太感興趣,記述很隱晦而零亂,如果沒有知情人解釋,你根本無法理解內情。 第二層是銀票和一些地契,但不多馮紫英隨意翻了翻,海通銀莊的銀票三張,一張一萬兩,一張五千兩,一張五百兩,太和銀莊的銀票略多,七張,加起來大概是三萬多兩,另外還有江南銀莊、大興銀莊、匯通銀號等幾家銀莊銀號的銀票,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量三萬兩銀子。 地契也有幾張,有松江、蘇州、湖州的田契,但都不是毛建達的名字,估計應該用其妻妾或者親屬名字的。 馮紫英抿了抿嘴,丟在一邊兒,蹲下身,去看最后一層的抽屜。 抽屜還加了一道鎖。 馮紫英隨手拿過用水兵三棱刺,撬開。 內里大概有十來封信件,馮紫英心中一動,拈起一封,翻開看了看,隨即合上,將所有信函收起裝入自己的袖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