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時他又留有很大余地,比如把四大家的周家、胡家和陶家前期工作都做到位,處理卻留在了最后,等待自己來做決斷可以說這份手腕策略爐火純青,連顧秉謙都不得不承認這家伙真的是天生做官的好手。 這樣的人才,你想不欣賞想不喜歡都不行。 正因為如此,顧秉謙才很想聽一聽馮紫英的意見。 這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征求意見,而是想要讓馮紫英作為自己一個助手的身份來給自己建議。 「嗯,紫英,這些我都知道,江南這一行,說實話,我始料未及,這么大的動靜,估計 葉相他們也沒有考慮到。」顧秉謙步入正題,「但是既然都來了,那么這件事情就必須要做好,向京中求援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不能等,還得要先做起來,可以分階段分步驟,根據(jù)輕重緩急先易后難的方略來,……」 「六吉公,輕重緩急沒錯,但是先易后難則未必。」馮紫英搖頭,「綱舉目張,有些事情,綱舉了,目才能張啊。 「哦?」顧秉謙揚眉「你覺得有些不能拖?」 「對,江南之地,核心州府不容有失,一拖就有變,也關(guān)系到下半年田賦和漕糧入京問題,快刀斬亂麻,定下來,既然內(nèi)閣賦予了六吉公您的決斷權(quán),子舒兄也在,代表吏部,孫楊二位代表都察院也在,怎么就不能拍板?又不是三品重臣還需要內(nèi)閣計議,六吉公你可以集思廣益定下來,急報京師即可,我相信內(nèi)閣 能理解也會認可你的決定。」 馮紫英的建議讓顧秉謙有些動容。 沒錯,走之前葉方二位都和他談過,江南官場需要梳理清洗,必要時候可以代表內(nèi)閣決斷,但是那是建立在當初預計可能會有三五個知府會調(diào)整,所以夾袋中要帶著一些名單,但現(xiàn)在看來豈止如此? 單單是現(xiàn)在,揚州、湖州、常州、金華、寧波、寧國、鎮(zhèn)江、廣德幾個府州的知府知州都有問題,而且問題不小,都得要換人,還牽扯到諸如湖廣、江西、兩浙、廣東等多地官員,倒不是說都需要他顧秉謙來立即拍板定奪,但是如果要拖到他回京再來定,那肯定也不行。 顧秉謙估摸著自己回京起碼都得要年底去了,這半年時間對許多地方是拖不起的,特別是涉及到秋賦和漕糧。 揚州、湖州、寧波、鎮(zhèn)江和常州這些府州的知府雖然只是四品官員,但是卻也不是自己隨便就能拍板定下來的,這一點顧秉謙自己心里也有數(shù),一二個知府人選你說自己臨機權(quán)變,內(nèi)閣可能也就認了,但是五六個,那肯定不行。 當然馮紫英說的也有些道理,集思廣益,自己主導,吏部都察院和兵部都有人在,定下來的方案,就算是內(nèi)閣有些異議,調(diào)整一下,但基本盤子就不會變了,這個意見倒是可以。 觀察到顧秉謙有些意動,馮紫英趁熱打鐵:「內(nèi)閣也不愿意這些事務上有太多的牽絆,湯謬二位大概還沒有進入狀態(tài),真要在內(nèi)閣反復討論,只怕適得其反,葉方二相是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的,畢竟我們在第一線,最了解這邊情況,既然派了我們來,那也就是對我們的信重,更何況對朝廷來說,第一個任務我們也算是超額完成,葉方二相和戶部那邊也可以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