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給某一家是肯定不可行的,朝廷大概也不會允許,但考慮到太和銀莊在江南的特殊地位,所以還是要以江南商人勢力為主。 比如洞庭商幫馮紫英打算給他們三成股份,龍游商人一成,安福商人一成,另外寧波商人也占一成,另外余家那邊頻頻示好馮紫英也覺得可以給他半成,其余半成則交給山陜商人,也算是一個酬勞。 太和銀莊這一部分是可以馬上變現的,各家都是捧著銀子等著接手股份。 也就是說這這三百余萬兩的太和銀莊股份也可以視為現銀,立即就能轉入戶部賬戶,這一點馮紫英也和戶部來人進行了交涉。 戶部來人也算是熟人,右侍郎郭正域,官應震的鄉黨兼政治密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馮紫英的盟友。 「紫英,還不夠,我知道收獲很大了,四百萬兩銀票已經轉回京師了,但你也知道光是這一趟出兵就花了二百萬,實際上也就只結余了二百萬,二百萬對朝廷來說算什么?」郭正域也是獅子大開口,「這太和銀莊股份發賣宜早不宜遲,依我的看法,誰給得多,給得快,這股份就給誰,現銀馬上存入戶部賬戶,太和銀莊在京師都開分號,那就存入海通銀莊,趕緊的,余承先不是一直嘮叨余家也還要增持么?拿銀子來啊,光說不練,誰等他?」 「美命兄,你這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錢啊,四百萬兩銀票還沒捂熱呢,就交給您送去京師了,怎么這就急吼吼地要錢了?總的有個過程吧?賣急了,那自然就賣不了那么高的價格了,這個道理你比我懂啊。」馮紫英笑著解釋:「更何況臨行之前,葉方二相也說了,適當考慮江南這邊民意,我這一下子交給山陜商人,他們立馬就能捧著銀子來,可就得得罪江南一大幫人了。」 「得罪就得罪了,朝廷艱難,也沒見他們捐輸多一點兒,南京偽朝在的時候,他們一個個趨之若鶩,現在偽朝消失了,就來吆喝著想要分潤了,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兒?」郭 正域對江南商人也是沒多少好感,氣哼哼地道。 「各方面的關系也還得照顧著,何況江南商人出的銀子可一樣是白花花的,不能少分文。」馮紫英寬解了郭正域一句,「放心吧,五日內,這三百多萬兩銀子先到一半,另外一半,十日內繳齊,否則就不能怪我們了。」 「紫英,這可是你說的,我知道這幫江南商人和你關系也不淺,我就琢磨怎么山陜商人被你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怎么江南商人也是如此?我琢磨著明起若是入閣,這戶部尚書就該你來了。」 郭正域是真有些佩服馮紫英這方面的本事,這朝中能讓山陜商人和江南商人都接受的官員還真找不出來兩個,馮紫英卻是其中之一,都說李三才北人出身,卻頗得江南士人的認可,但是這只是在士人群體,而且北地士人也不太待見李三才,馮紫英資歷太淺,在士林肯定沒法和李三才比,但是在商人群體中的影響力,就算是方從哲黃汝良都比不上,這還真的是一個奇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