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玟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打動了鴛鴦,這事情就成了一半,..... 馮紫英去郭正域那里見畢自嚴時都有些心神不寧,不過他還是很快就把心思放在了正事兒上。 畢自嚴果然不愧是財計高手,對于馮紫英提出的股份制企業和證券交易所的構想贊不絕口,理解也要比郭正域更深刻。 特別贊同馮紫英提出的以這樣一種方式來籌集民間資本促進工商業、拓殖外洋和海貿產業的發展,同時他也對馮紫英提出的工商稅收會在朝廷稅賦中比例越來越大的觀點較為認同。 三人也基本商定除了吳淞口船廠作為第一家試點的股份制上市交易企業外,另外還要盡可能促成二至三家企業來進行試點,以便于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交易。 除了周家被沒收的船行外可以籌建為一直可以橫跨長江和運河的水運企業外,馮紫英也提議可以將丁家的茶山、茶廠和茶莊整合起來辦成一家制茶一條龍的企業來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 另外馮紫英還準備讓薛蝌的海運船隊與安福商人,加上段喜貴已經在蘇祿和渤泥那邊布子,合作組建一家拓殖南洋的企業,類似于荷蘭東印度公司,準備正式開始推動已經悄然推動了幾年的向南洋滲透的拓殖步伐,而現在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將南洋公司掛牌,光明正大地募資購股,向南洋挺進了。 馮紫英實在是忍不住了也等不及了。 每多拖一天時間,佛郎機人,紅毛番(荷蘭人)英吉利人,就會在南洋的勢力增加一分,原本占據著許多起手優勢的大周就會逐漸淪為后來者,大周要想伸手進去分一勺羹就會越加困難,所以他才會要把對南洋的拓殖加入進來,借這個機會推動對南洋的進軍。 對于船行和茶廠,郭正域和畢自嚴都沒有異議,按照既有流程來操作就行了,但唯獨所謂的南洋拓殖公司,二人就有些疑惑了。 「紫英,拓殖南洋,不是海貿南洋,那準備怎么做?你這云遮霧罩說了一大堆,我和美命都沒聽明白,這拓殖南洋究竟需要怎么做,怎么來保證利益,你只說薛家的商船,安福商人的拓墾經驗,以及段家這幾年在南洋的情報收集和商務據點建設,但這要湊在一起就能成為一家拓殖公司?產業是什么,怎么盈利?」 畢自嚴一針見血。 馮紫英知道瞞不過畢自嚴,也沒打算瞞,想了一想才道:「景會兄,說來話長,我只先闡明一點,盈利來源于南洋豐富的物產,呂宋的金銀,渤泥那邊的錫和香料、大木,舊港那邊也一樣,包括大米,而且南洋有眾多漢人,基礎很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