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齊師,內閣里邊對如何應對處置皇上這一次在里邊所作所為,也有不同意見,所以六吉公想要聽一聽您的意見。” “我已經致仕隱退了,豈能再插手這等重大朝務?”齊永泰連連搖頭,“此事本來就該你們內閣計議決策,六吉這就做得差了。” “可是六吉公心里大概沒數吧,官師和明起公以及喬師也是意見不一,另外七部都察院和地方上的人事尚未完全敲定,所以擔心這個事情引起紛爭,也會影響到下一步人事上的協商,……” 齊永泰也能理解馮紫英的難處。 現在顧秉謙初登首輔之位,處境很尷尬。 現在是五閣臣模式,可官應震、黃汝良都是威望不亞于他的湖廣、江南士人領袖,而喬應甲又是現在北地士人領袖,而且性格剛峻,不好打交道。 唯有馮紫英這個小字輩資歷最淺,而且原來關系也處得最好,加之與官黃喬三人關系都不一般,這個時候正好可以倚重。 馮紫英覺得自己現在的角色更像是后世官場中的秘書長角色。 要幫助首輔協調次輔和群輔們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協調好一個較為弱勢的首輔與相對強勢的次輔群輔們之間的關系,很不簡單。 如何來既要保證首輔的威望一定程度得到維護,同時還要將其意圖貫徹下去,另外還得要兼顧次輔群輔們的意見,順帶還要把自己的私貨加進去,這就相當考較自己這個角色運籌帷幄協調溝通的本事了。 看了馮紫英一眼,齊永泰微微仰頭,“紫英,你自己怎么想呢?我的意思是說你怎么來考慮皇帝和內閣之間的這種特殊二微妙的關系呢?” 馮紫英一愣,但在齊永泰面前,他也沒有隱晦自己的觀點,“若是奮進開拓之時,皇帝又是英明神武之輩,當以皇權壓制相權,但若是平穩守成時代,則當以內閣群體智慧壓制皇權為妥,當然這也非一成不變,因時因勢而論。” 齊永泰滿意地點頭微笑。 在他看來,皇權相權的博弈其實誰占據絕對上風都不是好事。 相權原本就是集合群體之力,但群體必定就有分歧和掣肘之憂,而皇權獨專則有剛愎孤行之害,所以如何平衡,實際上是考量雙方的智慧。 誰更高明有效,自然就能占據上風,就能更好地讓一個帝國王朝繁榮,迎來盛世。 這里邊也是隨著時間不斷起伏變化的,保持著這種競爭態勢,卻又不讓其間的博弈脫離軌道,引發朝野震動,影響到國家前進,這才是執政藝術的體現。 在齊永泰看來,很顯然馮紫英已經初窺門徑了,這是最讓他欣慰的。 “嗯,既然你都明白這個道理了,那我也就沒什么好教你的了,你也帶話給六吉吧,擺正心態,不必太多顧忌,作為首輔瞻前顧后不行,只要有助于實現內閣定下的目標,怎么做都不會太差,要相信內閣閣臣們的定力和智慧。” 第(2/3)頁